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47KB ,
资源ID:13037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03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实验综合训练(1)》专项复习卷)为本站会员(Al****8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实验综合训练(1)》专项复习卷

1、实验综合实验综合训练训练( (1 1)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 第第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求的题目求的) ) 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

2、行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实验室进行蒸馏实验结束时,应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冷凝水一段时间 C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再点燃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防止液体滴到管外,滴管尖端应与试管内壁接触 【答案】D 【解析】A 项,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为防止试剂交叉污染,进行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 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 A 正确;B 项,进行蒸馏操作时,为防止冷凝管破裂,加热前应先通冷凝水, 蒸馏结束后继续通冷凝水一段时间,故 B 正确;C 项,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必须先验纯、后点燃, 故 C 正确;D 项,用胶

3、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不能触及试管内壁,以免污染试剂,故 D 错误。故 选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需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防止变质 B食盐水中 Ca 2、SO 4 2等杂质的去除,应先加 Na 2CO3溶液,后加 BaCl2溶液 C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碘水中的 I2,有机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D用 BaCl2溶液来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 Na2SO3样品是否变质 【答案】C 【解析】A 项,Fe2Fe 3=3Fe2,产生杂质,因此不能加入铁粉,故错误;B 项,为了将杂质离子完全 除去,所加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的除杂试剂成为新杂质,故 Na2CO3的作用是

4、除去 Ca 2和过量的 Ba2, 因此应先加 BaCl2溶液,后加 Na2CO3溶液,故错误;C 项,四氯化碳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碘易溶于四氯 化碳,碘的四氯化碳在下层,因此有机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正确;D 项,BaCl2与 Na2SO3反应:BaCl2 Na2SO3=BaSO32NaCl,也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亚硫酸钠变质,应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故错误;故选 C。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 H2 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 CFeCl3溶液中含有 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CO2中含有 HCl

5、 杂质: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洗气 【答案】D 【解析】A 项,通入 H2,可能混有新杂质,不能除杂,应利用溴水和洗气法除杂,错误;B 项,加入碳 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但乙酸钠和乙醇在水中互溶,不分层,因此不 能采用分液的方法,错误;C 项,铁粉能与溶液中的氯化铁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将原物质氯化铁除掉,不符 合除杂原则,错误;D 项,HCl 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4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5.2 g NaOH 固体时,不能把 NaOH 放在纸片上称量 B用 10 mL 的量筒

6、量取 9.0 mL 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点至刻度 9.0 mL 处 C浓硫酸保存在广口瓶中,没有挥发性,无须密封 D溴水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处 【答案】C 【解析】NaOH 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用托盘天平称量需要用烧杯盛放氢氧化钠,而不能用纸片,故 A 项正确;量筒的小刻度在下,大刻度在上,所以用容积为 10 mL 的量筒量取 9.0 mL 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 点至刻度 9.0 mL 处,故 B 项正确;浓硫酸易吸水,应密封保存,故 C 项错误;溴易挥发,应密封保存,溴 水见光易分解,应放置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故 D 项正确。 5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物

7、质为杂质)( ) ANaCl 溶液(Na2CO3) :加足量盐酸后加热 BKNO3溶液(AgNO3溶液):加过量 KCl,过滤 CNaCl 溶液(BaCl2) :加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 DKNO3固体(NaCl):溶解后加热蒸发得浓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 【答案】B 【解析】A 项,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盐酸易挥发,加热使过量 盐酸挥发,不产生新的杂质,此做法可行,错误;B 项,加入过量 KCl,发生 AgNO3KCl=AgClKNO3, 但 KCl 过量,引入新的杂质,此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正确;C 项,发生 BaC

8、l2Na2CO3=2NaClBaCO3,过 滤后,加入盐酸,发生 Na2CO32HCl=2NaClCO2H2O,不产生新的杂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错误;D 项,KNO3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Cl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采用溶解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的方法,可以提纯 KNO3,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错误。 6以下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沉淀的密度较大或结晶的颗粒较大,静置后能沉淀到容器底部时,可用分液法进行沉淀的分离和 洗涤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的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进行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和过氧

9、化氢溶液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纯碱应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当沉淀的密度较大或结晶的颗粒较大,静置后能沉淀到容器底部时,可用过滤法进行沉淀的 分离,A 不正确; 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的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小,B 不正确; 进行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把浸 取液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C 正确。 7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10、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 Fe 2 【答案】D 【解析】A 中溶液还可能是亚硫酸酸盐溶液;B 中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溶 液;C 中将能使溴水颜色褪去的气体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等还原性气体。 8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中为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 A CO2(SO2) 饱和 NaHCO3溶液 洗气 B BaCO3(BaSO4) 饱和 Na2CO3溶液 搅拌、过滤 C CuCl2(FeCl3) NaOH 溶液 过

11、滤 D Cl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答案】C 【解析】SO2与 NaHCO3反应生成 Na2SO3和 CO2,从而除去 SO2,A 项合理;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BaSO4沉 淀转化为 BaCO3沉淀,B 项合理;加 NaOH 会引入新的杂质 NaCl,且 CuCl2也会与 NaOH 反应生成 Cu(OH)2沉 淀,应加 CuO 调 pH 除去 Fe 3,C 项不合理;HCl 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 Cl 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故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中的 HCl,D 项合理。 9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12、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B 氯化铵溶液(FeCl3)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C 二氧化碳(CO) 氧化铜粉末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乙酸乙酯(CH3COOH) 乙醇、浓硫酸 加热蒸馏 【答案】C 【解析】氯水也能与 NaBr 反应,不符合除杂的要求;NH4Cl 也能与 NaOH 反应,不符合除杂的要求;除 去乙酸乙酯中的 CH3COOH 可以先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然后分液。 10胆矾(CuSO45H2O)高温时发生反应:2CuSO45H2O2CuO + 2SO2+ O2+ 10H2O。下列装置能达 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 A可用于胆矾分解 B可用于检验产物是否含 H2O C可用于收集 SO2 D可用于吸收胆矾分解的 SO2 【答案】D 【解析】A 项,装置达不到高温,所以达不到实验目的,故 A 错误;B 项,无水氯化钙吸水没有明显现 象,达不到实验目的,应改为无水硫酸铜,故 B 错误;C 项,S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导管短进长出达不到实验目的,应改为长进短出,故 C 错误;D 项,SO2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尾气吸收要 防倒吸,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 D 正确;故选 D。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 事实的是( ) A在某溶液中加入 盐酸后无现象,再 加BaCl2产生白色沉 B样品

14、中加 NaOH 溶 液加热,蓝色石蕊试 纸变红,证明检验样 C将混有少量氯化钾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 冰水中冷却, KNO3晶体 D将灼热的铜丝伸 入盛有氯气的集气 瓶中,铜丝剧烈燃 淀证明有 SO4 2- 品中有 NH4 +的存在 先析出 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答案】B 【解析】A 项,检验硫酸根离子,现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硫酸根离 子,故 A 正确;B 项,样品中加 NaOH 溶液加热,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检验样品中有 NH4 +的存 在,故 B 错误;C 项,硝酸钾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大,因此将混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冰水中 冷却,KNO3晶

15、体先析出,故 C 正确;D 项,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产生棕 黄色的烟,故 D 正确;故选 B。 1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用 Br2的 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B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答案】A 【解析】A 项,图中制得的乙炔气体中混有杂质 H2S 与 PH3,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可被 Br2氧化,因此用 Br2的 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需要除杂,故 A 错误;B 项,用 Cu

16、SO4溶液除去了乙炔中的 H2S、PH3等杂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故 B 正确;C 项,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制乙炔,因此可通 过控制饱和食盐水的滴加速率可以控制乙炔的生成速率,故 C 正确;D 项,氢含量越低,碳含量越高,烃的 不饱和程度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越浓烈,故 D 正确;故选 A。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 BaSO4固体中加入浓 Na2CO3溶液,充 分搅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 有气泡产生 说明: Ksp(BaCO3)H2CO3H2SiO4,由此可以证明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弱顺序为:S

17、CSi,C 正确;D 项,二氧化硫溶于水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酸性条件下,NO3 能将 SO 2 氧化成 SO4 2,故溶液中可以生成 BaSO 4沉淀,但是一定不会生成 BaSO3沉淀,故达不到实验目的,D 正确。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反应后的气体通 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B 向(NH4)2S2O8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Mn(NO3)2溶液 和 1 滴 AgNO3溶液(作催化剂),微热,溶液变紫 红色 氧化性:S2O 2 8MnO 4 C 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分解,得到

18、的气 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溶液褪色 分解产物中含乙烯 D 取 5 mL 0.1 molL 1 FeCl 3溶液,滴加 5 滴 0.1 molL 1KI 溶液,振荡,再加入 5 mL CCl 4,振荡, 静置,取上层液体,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显血 红色。 KI 和 FeCl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答案】B 【解析】A 项,盐酸挥发,苯酚钠溶液变浑浊(生成苯酚),不一定是 CO2反应,可能是挥发的 HCl,错 误;B 项,溶液变紫色,说明生成 MnO 4,即 S2O 2 8将 Mn 2氧化,正确;C 项,只能说明有不饱和烃类生成, 无法说明是乙烯,错误;D 项,注意量的关系,Fe 3

19、过量,加 KSCN 溶液一定变红,错误。 16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 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 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 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硝酸或稀盐酸 B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 a、打开 b,再向烧瓶中加入 X C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 D反应结束后若关闭 b 及分液漏斗活塞,则 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 【答案】D 【解析】A 项,稀硝酸会将铁氧化为+3 价的铁离子,故 A 错误;B 项, 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 a、b, 利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空气排出,然后关闭 a,利用压强差将烧瓶中生成的亚铁离子排入到锥形瓶中

20、反应 生成 Fe(OH)2,故 B 错误;C 项,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故 C 错误;D 项,由于装 置中的空气及溶液中氧气已经被除去,故 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故 D 正确;故选 D。 17CuO 有氧化性,能被 NH3还原,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NO BNH3与 CuO 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是 Cu C装浓氨水的装置名称是分液漏斗,只能用作分液操作 D烧杯中硫酸的作用是防倒吸 【答案】D 【解析】A 项,NO 是大气污染物,反应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N2,故 A 错误;B 项,在一定温度

21、下, NH3与 CuO 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是 Cu,若温度过高,氧化铜自身可受热转化为红色氧化亚铜,故 B 正 确;C 项,装浓氨水的装置名称是分液漏斗,可用作分液操作,还可用于反应装置中盛装液体,控制加入液 体的量来调控反应速率, 故 C 错误; D 项, 烧杯中硫酸的作用是防倒吸和吸收未反应的有害气体, 故 D 错误; 故选 B。 18下列实验的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实 验 现 象 电流计指针向右 偏(电子由 Fe 转 移到 Cu),片刻后 向左偏 加热一段时间 后溶液蓝色褪 去 加热, 肥皂液中产生无色气泡 和中均迅 速产生大量气 泡 结 论 铁片作负极, 片

22、刻 后铜片作负极 淀粉在酸性条 件下水解,产 物是葡萄糖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H2 MnO2一定是 中反应的催化 剂 【答案】A 【解析】A 项,开始时铁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氧化膜,铁为负极;铁的表面钝化后,无法与浓硝酸继续反 应,则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此时铜为负极,所以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故 A 正确;B 项,蓝色褪去可以说 明淀粉发生水解,但是无法确定其水解产物是不是葡萄糖,故 B 错误;C 项,不能说明肥皂液中产生无色气 泡为氢气,也可能是空气受热膨胀产生气泡,故 C 错误;D 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无法 判断二氧化锰是否产生了催化作用,故 D 错误。故选 A。 19下列有

23、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图示 实验分析 A 实验室用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滴定草酸溶液 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 动,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 溅出。 B 石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 为收集到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出物,需要 不断更换锥形瓶。 C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氢气的速率 实验中,需测定的物理量是反应时间和 生成氢气的体积。 D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 碘 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把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再让下层液体从 下口流出。 【答案】A 【解析】A 项,实验室用酸性 KMnO4溶液滴定草酸溶液,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KMnO4溶液盛放

24、在酸 式滴定管中,用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勿使瓶口接触 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A 项正确;B 项,分馏时接受馏出物的锥形瓶不能塞橡胶塞,B 项错误;C 项, 稀硫酸盛放在长颈漏斗中不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不能准确测量生成 H2的体积,稀硫酸应盛放在分液漏斗中, C 项错误;D 项,用 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放出下层液体,再把上层液 体从上口倒出,D 项错误;故选 A。 20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如图所示的装置 a 中,打开 K1和 K2,缓缓通入 N2 , 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

25、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置 d 之后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装置 b 中的试剂为 Ba(NO3)2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C装置 c 中的试剂为酸性 KMnO4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SO2 D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 SO3、SO2 ,应该先检验 SO3 【答案】D 【解析】 硫酸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生成 Fe2O3、 SO3、 SO2, 反应方程式为: 2FeSO4Fe2O3+SO2+SO3, SO3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会产生 BaSO4,故可氯化钡溶液用检验 SO3,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用于 检验 SO2,可用品红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 为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氢氧化钠

26、溶液。A 项,d 为尾气处理 装置,可用 NaOH 溶液,所以在 d 后不需要再增加尾气处理装置,A 错误;B 项,b 应为氯化钡,用于检验 SO3,若用 Ba(NO3)2溶液,SO2会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干扰实验结论,B 错误;C 项,c 中试剂可为品 红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检验 SO2的存在,C 错误;D 项,SO3易与水反应生成 H2SO4,则应先检验 SO3, 如先检验 SO2,则导致 SO3被水吸收无法被检验出,D 正确;故选 D。 第第卷卷 (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 二、必做题二、必做题( (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6060 分分

27、) ) 21(6 分)某同学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来探究 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 CO2可以看到先 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 SO2看不到浑浊现象。 经思考后该同学改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将气体收集在注射器中,缓慢地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都能看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再澄清的现象,且通入 SO2时产生的现象明显且快。 (1)对比分析两组实验,你认为用图 1 所示的装置实验时,通入 SO2不能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_。 (2)用图 2 所示的装置实验时,以相同速率通入 CO2和 SO2,SO2产生浑浊、澄清的现象比 CO2快的原因是 _。 (3)用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 SO2

28、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若存在缺陷, 其改进方法是(若你认为该装置没 有缺陷,此空可以不填)_。 【答案】(1)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且气体发生装置产生 SO2的速率快,SO2直接与 Ca(OH)2反应生成了可溶 于水的酸式盐Ca(HSO3)2而观察不到沉淀(2 分) (2)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CaSO3转化为 Ca(HSO3)2的速率也快(2 分) (3)用导管将尾气通入 NaOH 溶液中(2 分) 【解析】对比图 1 实验和图 2 实验: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的速率前者快,后者慢;现象前者 是只有通入 CO2时石灰水才出现先变浑浊后澄清的现象, 后者是通入 SO2时石灰水先变

29、浑浊后澄清的速率快。 由图 2 实验现象可知,CO2、SO2与石灰水反应的现象相同,仅有速率差异。根据图 2 实验从而想到图 1 实验 现象不同的原因仍为反应速率问题,即 SO2溶解和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较快,沉淀存在时间极短而不易观察。 22(12 分)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 Na2S2O3的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 Na2S2O35H2O。 (1)利用吸硫装置 A 制取 Na2S2O3。 写出吸硫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装置 B 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 SO2的吸收效率,B 中试剂是_,表明 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 是 B 中溶液_。 为 了 使 SO2尽 可 能

30、 吸 收 完 全 , 除 了 及 时 搅 拌 反 应 物 外 , 还 可 采 取 的 合 理 措 施 是 _(写出一条即可)。 (2)从反应液中获得 Na2S2O35H2O 的方法是_、减压抽滤、洗涤干燥。 (3)实验制得的 Na2S2O35H2O 产品中可能含有 Na2SO3、Na2SO4等杂质。请设计实验检测 Na2S2O35H2O 产 品 中 是 否 存 在Na2SO4杂 质 , 简 要 说 明 实 验 操 作 、 现 象 和 结 论 : _。 (4)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 214)固体配成溶液;

31、 第二步:加入过量 KI 固体和 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 则c(Na2S2O3)_molL 1。(列出算式即可) (已知:IO 35I 6H=3I 23H2O,2S2O 2 3I2=S4O 2 62I ) 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填字母)。 A滴定管未用 Na2S2O3溶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未进行干燥处理 D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无气泡,达滴定终点时发现有气泡 【答案】(1)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2 分) 品红、溴水

32、或酸性 KMnO4溶液(1 分) 颜色很快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 分) 控制 SO2的流速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 分) (2)蒸发浓缩、降温结晶(1 分) (3)取少量制得的 Na2S2O35H2O 产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调至酸性,静置片刻,再取上层 清液于试管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含 Na2SO4杂质,否则不含 Na2SO4(2 分) (4)6 000a 214V 或3 000a 107V (2 分) AB(2 分) 【解析】(1)根据图示及原子守恒可知,装置 A 中 Na2S 和 Na2CO3溶液吸收 SO2生成 Na2S

33、2O3和 CO2,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装置 B 中可用品红、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等 检验装置中 SO2的吸收效率,若吸收效率较低,则进入装置 B 的气体中 SO2的浓度较大,现象是 B 中溶液颜 色很快褪去。为了使 SO2尽可能吸收完全,还可采取控制 SO2的流速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措施。(2)从反 应液中获得 Na2S2O35H2O 的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减压抽滤、洗涤干燥等。(3)欲检验制得的 Na2S2O35H2O 中是否含有 Na2SO4杂质, 需取少量制得的 Na2S2O35H2O 产品加水溶解, 再加入稀盐酸充

34、分反应, 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时, 静置, 取上层清液, 加入 BaCl2溶液, 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即可判断是否含有 Na2SO4 杂质。(4)根据题述离子方程式可得关系式:KIO33I26Na2S2O3,则有214 g a g 6 mol cNa2S2O3V10 3 L, 解得c(Na2S2O3)6 000a 214V mol L 13 000a 107V molL 1。滴定管未用 Na 2S2O3溶液润洗,导致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增大,则测得的 Na2S2O3 溶液浓度偏低,A 项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导致读取的溶液体积偏大,则测得的 Na2S2O3溶液浓度偏 低,B 项正

35、确;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经干燥处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 项错误;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 而达滴定终点时有气泡,导致读取的溶液体积偏小,则测得的 Na2S2O3溶液浓度偏高,D 项错误。 23(13 分)油脂的不饱和度可通过油脂与 I2的加成反应测定,通常称为油脂的碘值。碘值越大,油脂 的不饱和程度越高。碘值是指 100 g 油脂所能吸收的 I2的质量。 .称取x g某油脂, 加入含y mol I2的韦氏溶液(韦氏溶液是碘值测定时使用的特殊试剂, 含有CH3COOH), 充分振荡;过量的 I2用c molL 1 Na 2S2O3标准溶液滴定(淀粉作指示剂),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V mL

36、(滴定 反应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 ANa2S2O3标准溶液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B滴定时眼睛只需注视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C滴定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时应该立即停止滴定 D同样的滴定应重复 23 次,取几次滴定所用溶液的平均体积计算滴定结果 (2)该油脂的碘值为_g(列式表示)。 (3)用该测定方法测定的碘值需要用相关的实验校正,因为所测得的碘值总比实际碘值低,原因是 _。 .现要从上述测定碘值实验后的含碘废液中回收碘单质(废液中含有 H2O、油脂、I2、I ),设计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过程: (4)为

37、了将含碘废液中的 I2完全转化为 I 而进入水层,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A 溶液,则 A 应该 具有_性。 (5)将操作所得溶液放入图 2 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并用盐酸调至 pH 约为 2,再缓慢通入适量 Cl2,使 其在 3040 反应。反应要控制在 3040 的原因是_ _;Cl2不能过量,因为过量的 Cl2会将 I2氧化为 IO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6)操作包含多步操作,将在三颈烧瓶中反应完全后的溶液经过操作获得碘单质,在操作中必须 用到图 3 所示的部分仪器或装置,这些仪器和装置是_(填标号)。 【答案】(1)AD(2 分) (2)25 400y12.7cV x 或

38、 y1 2cV10 3 x 25 400 或25 400y12 700cV10 3 x (2 分) (3)韦氏溶液中的 CH3COOH 消耗 Na2S2O3,使滴定过程消耗的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得的与 油脂反应的 I2的质量偏小(2 分) (4)还原(1 分) (5)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温度过高氯气溶解度变小且碘易挥发(2 分) 5Cl2I26H2O=10Cl 2IO 312H (2 分) (6)(2 分) 【解析】(1)Na2S2O3标准溶液呈碱性,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A 项正确;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 溶液颜色的变化,而不是注视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B 项错误;

39、若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锥 形瓶中溶液蓝色褪去,且 30 s 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则视为达到滴定终点,故 C 项错误;为减小滴定操作 误差,可重复滴定 23 次,取几次滴定所用溶液的平均体积进行计算,D 项正确。(2)根据 I22Na2S2O3和 消耗c molL 1 Na 2S2O3标准溶液V mL,可求出过量的n(I2)cV 2 10 3 mol,则 x g 油脂消耗的n(I2) ycV 2 10 3 mol,故 100 g 油脂加成消耗的m(I2) 100 ycV 2 10 3 254 x g25 400y12.7cV x g。(3) 由于韦氏溶液中含有的 CH3COOH

40、 也能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导致滴定消耗的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增大, 则测得的与油脂反应的 I2的质量减少,故测得的碘值比实际碘值低。(4)要使含碘废液中的 I2转化为 I , 则 A 应具有还原性。(5)Cl2与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Cl2I26H2O=10Cl 2IO 312H 。(6)操作中 需进行萃取操作,需用到仪器,需进行蒸馏操作分离出 I2,需用到装置。 24(15 分)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的装置示意图原理及有关数据(夹持及加 热装置略)如下: 原理: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密度(g/mL) 溶解性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

41、,易燃 易挥发 95 110.6 0.866 9 不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 晶体 112.4(100 左 右升华) 248 1.265 9 微溶 易溶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4 18 75 溶解度/g 0.2 0.3 2.2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备、分离、提纯苯甲酸,并测定所得样品的纯度,步骤如下: .制备苯甲酸 在三口瓶中加入 2.7 mL 甲苯、100 mL 水和 23 片碎瓷片,开动电动搅拌器,a 中通入流动水,在石 棉网上加热至沸腾,然后分批加入 8.5 g 高锰酸钾,继续搅拌约 45 h,直到甲苯层几乎消失、回流液不 再出现油珠,停止加热和搅拌,静置。 .分离提纯

42、 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草酸(H2C2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将滤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 盐酸酸化,苯甲酸全部析出后减压过滤,将沉淀物用少量冷水洗涤,挤压去水分后放在沸水浴中干燥,得 到粗产品。 .测定纯度 称取m g 产品,配成 100 mL 乙醇溶液,移取 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滴加 23 滴酚酞,然后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的作用为_。 (2)甲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原理为KMnO4MnO2H2O_ 请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3)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的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反应过程中有酸式盐和无色气体生成。加入草酸的作 用 是 _

43、, 请 用 离 子 方 程 式 表 示 反 应 原 理 : _。 (4)产品减压过滤时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_。 (5)选用下列_操作,可以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选填字母)。 A溶于水后过滤 B溶于乙醇后蒸馏 C用甲苯萃取后分液 D升华 (6)测定纯度步骤中, 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 若m1.200 g, 滴定时用去 0.120 0 mol L 1标准 KOH 溶液 20.00 mL,则所得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_。 【答案】(1)冷凝回流,防止甲苯的挥发而降低产品产率(1 分) (2)1 2 1 2 1 1 KOH(2 分) (3)将过量的高锰酸钾转化为二氧化锰,以便过滤除去(2 分) 2

44、MnO 43H2C2O4=2MnO22HCO 34CO22H2O(2 分) (4)苯甲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用冷水洗涤可以减少产品的损失(2 分) (5)D(2 分) (6)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 分) 97.6%(2 分) 【解析】(1)装置 a 用于冷却甲苯,防止挥发,并回流到反应容器中,减少实验误差。(2)氧化还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关键是化合价的变化,甲基中的碳元素为3 价,被氧化成羧基变成3 价,锰元素 由7 价变成4 价,所缺少的物质,一般化合价无变化,可以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完成。(3)草酸是 二元弱酸,但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将过量的高锰酸钾还原成二氧

45、化锰而形成沉淀除去,发生的反应为 2MnO 43H2C2O4=2MnO22HCO 34CO22H2O。(4)由题干表格中数据可知,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所以用 冷水洗涤可以减少产品的损失。(5)由于苯甲酸的熔点为 112.4 ,而在 100 时容易升华,所以可以对 固体升高温度,让其升华进一步提纯,所以选择 D。(6)苯甲酸的乙醇溶液是酸性溶液,滴加酚酞呈无色, 然后滴加 KOH 溶液,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苯甲酸为一 元酸,与 KOH 等物质的量反应,可以求算出苯甲酸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苯甲酸的质量,最后求出苯甲酸 的质量分数。 25(14 分)单质铜及

46、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殊的颜色,如: Cu Cu2O CuO Cu(OH)2 CuSO45H2O 红色(或紫红色) 红色 黑色 蓝色 蓝色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查阅资料得出下列信息: Cu2O 属于碱性氧化物;高温灼烧 CuO 生成 Cu2O;Cu2O 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2O2H =CuCu 2H 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 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 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 3: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 质量恒定,称得最后总质量为c g。 (1)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 1 中 Cu2O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