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0 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三(南通密卷)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三(南通密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 的,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形响、相互 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因此,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其排水及种植要求,又 要使之与周围环境 ,力求达到自然 的效果。 A.持续性 浑然一体 过渡 B.连续性 浑然一体 过度 C.连续性 融为一体 过渡 D.持续性 融为一体 过度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 。 。 。 ,这有助于我
2、们正视问题的产重性, 从而积极地争取乐观的前景。 当今教育和城市建设中的种种弊病有目共睹,已经引起广泛不满和批评 我们不妨听一听这个“反动派”的诤言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和艺术家, 作者并非在进行理论的分析, 而只是直言不讳地把 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了出来 因此,严格地说,某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被“遗忘”了,而是遭到了来自权力和金钱的 蔑视 他对阻挡这一进程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自我定位为顽固的“反动派” A. B. C. D. 3.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3 分 ( ) A.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C.鱼沈雁杳天涯路
3、,始信人间别离苦。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 的一项是 (3 分) ( ) A.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鴦在两下里。 C.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 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 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
4、宗闻而让 蕃曰: “若范孟博者, 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 滂奏刺史、 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 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 诘。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 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 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 腐朽
5、。今 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 ,遂 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 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 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 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注】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5.对下列加点
6、词的解释,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郭林宗闻而让 蕃 让:责备 B.请署 功曹 署:代理 C.滂后事释 释:释放 D.犹以利刃齿 腐朽 齿:割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 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 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 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
7、史、权豪二十 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 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 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8. 请根据文章二三两段内容,概括范滂为官的特点。(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子,完成 910 题 双调双调折桂令九日折桂令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8、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九日:又称“”重九,重阳节。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 9.请简要分析这首曲子中作者思家的原因。(5 分) 10.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表达效果?(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大方无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
9、行)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非 常 散 步 老 土 成熟住在城边上, 离他家不远, 有一条僻静的乡间小路。 茶余饭后, 他常去那儿散散步, 品味着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按他的体会,每每去溜上一趟,就仿佛做了次心理按摩,那平 日里因事务繁忙、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神疲心累的感觉便可得到些排解。 然而,事情往往会有例外。 某日,他溜达了一阵后从另一条小路踅回,当穿过一片松林来到湖畔时,猛地看到三个 十多岁的小孩在一艘小船上玩耍, 其中俩小家伙各执一根
10、竹杆在随意划动, 船儿像个醉汉似 的歪歪扭扭地向前。而当时岸边和周围又没有一个人。顿时,成熟不由自主地顺路一溜小跑 起来咋搞的?他有点莫名其妙。很快,他刹住了步履。哦,原来是我在担心那些小孩掉 水里呐,想尽快回避这也太多虑了,咋可能恰好这会儿出事喏?他摇了摇头,为自己刚 才的举动感到好笑。继而,他想劝小孩不要在水里嬉闹,可刚刚将口张开,心里忽地说不行 不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要一喊,万一有小孩吃了一惊而掉水里了或恰好这会儿他自己 掉下去了,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于是, 他抬腿便走, 走得比先前快了许多, 全然没了散步的韵味, 倒像是匆匆忙忙赶路。 他并不想走得这么快,然而似乎后面有人在不停地推
11、他一般。少顷,湖面骤然传来叭啦啦的 水声,成熟扭头一瞅,见划船的俩小孩没再划动,而是用身子在故意地摇晃着小船,船儿像 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吓得另一小孩哎哎直叫。成熟不禁又跑了起来。心想这里一个行人 也没有,船要弄翻了咋办?救吧,自己水性又不好,有危险;不救吧,良心又过不去,弄不 好还有道德责任唉今日是咋回事噢?弄得这么狼狈, 像鬼追来一样, 这也太过分了! 你不制止制止小孩也就算了,可也用不着这么紧张呀!就算这时船万一翻了,你不下去,也 可以帮忙呼救啊。成熟想再次刹住步子,改为平常散步一样从从容容地离开,然而却没能做 到,两腿像被人遥控了似的,又如同装了弹簧一般,近乎本能地迈着。陡然,后面传
12、来扑咚 一声,一个小孩跳进了水里游泳,成熟回头一望,以为出事呐,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 在的虚幻的呼救声,当即他下意识地使出浑身劲头,如同百米赛跑一般朝前冲去,他要尽快 冲出这个是非之地,那样子简直像是逃命。当他一口气跑到一座石拱桥时,因速度太快,一 个趔趄,只觉嗡地一下,就啥也不清楚了。 当成熟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他,你这次可摔得不轻,幸亏被湖边 几个小孩看到,赶紧叫人把你送来 (选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 年第 1 期,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标题“非常散步”中的“非常”,既意味着成熟
13、此次散步不同往常那样从容;还意味 着此次散步遇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从而引发了非同寻常的情节。 B.成熟在散步时,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一艘小船上玩耍,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立刻逃命似的弃跑,想尽快冲出这个可能惹事上身的是非之地。 C.小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但作者运用丰富细的心理描写和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塑造了 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有现实针砭力的深刻主题。 D.“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一句以虚写实,写出成熟内心的惶恐, 为下文写他“速度太快”“摔得不轻”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13.请简要概括成熟的形象特征。(6 分) 14. 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14、(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差 序 格 局 费孝通 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 几根稻草束成一把, 几把束成一扎, 几扎束成一捆, 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 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 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 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 是相同的,如果同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捆柴来比拟,有一点
15、 不太合,就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好几个团体,而好几扎柴里都有某一根柴当然是不可能的,这 是人和柴不同的地方。 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 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提到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 “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 人物,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 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 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而是好象把一 块石头
16、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 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 定相同的。 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从生育和婚烟所结成的家庭网络, 可 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俗语“一表三千里”,就是这 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 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 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 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
17、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 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 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这是生活上的互助。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 一个范围。范国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 玉、姨表薛宝钗,什么宝琴、岫云,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 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 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
18、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 薄。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 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 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选自乡土中国,首次出版于 1948 年,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在西洋社会中,一个个的团体往往由若干人组成,团体内外的人有清晰的界限。 B.“家”在西洋社会是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我们传统社会则是范围不定的概念。 C.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活动的关系圈是并不相同的。 D.乡土中国中的社会关系以“己”为中
19、心,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则没有这一特点。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 西洋社会中, 人和人的关系是团体格局。 在团体里的人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没有分别 的,同时,一个人可以参加几个团体。 B.在我们乡土社会,人和人的关系是差序格局。每个人以已为圈子的中心,与被圈子的波 纹所推及的人群发生或厚或薄的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具有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但就以亲属关系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来说,每个中心的“己”则是不同的。 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 让基于地缘关系的邻里范围大小随着圈子中心的勢力 厚薄而发生伸缩变化,界限模糊不清。
20、17.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0 题。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 2008 年 11 月 28 日,在上海大场机场,首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 ARJ21 喷气 式客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于 12 时 23 分冲天而起,翱翔蓝天一小时之后返回,于 13 时 24 分平稳降落机场。 这标志着国产 ARJ21 飞机首飞成功, 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先进客机制造实 力。 大家可曾知道:ARJ21 飞机研制成功丝毫离不开尺寸大小不足 4 毫
21、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丸 粒,ARJ21 飞机超临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更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丸粒。 毫不夸张地讲,小小丸粒成就了 ARJ21 飞机,小小丸粒成就了中国民机产业。 丸粒虽小,效果神奇。丸粒选用砂子,可用于清理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钢铁制品 除锈以及表面修饰等;也用于清理飞机油漆涂层等。丸粒选用钢铁丸或陶瓷丸,主要用于喷 丸强化和喷丸成形。其中,喷丸成形是指利用高速弹丸有选择地、逐步地撞击金属构件表面 而最终使其获得所需外型。ARJ21 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就是采用喷丸成形技术获得复杂 气动外型的。喷丸成形由喷丸强化发展而来。 上世纪 50 年代初喷丸成形技术被首次应用于 C
22、onstellation 飞机机翼壁板喷丸成形。 国内喷丸成形技术研究起步较晚, 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 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制造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 万事开头难,技术资料的极其匮乏使当时开展喷丸成形技术研究困难重重。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制造所基本掌握了针对直纹翼型机翼整体壁板以喷丸成形为主的、 以机械校形和 榔头敲击为辅的喷丸成形工艺, 建立了飞机壁板喷丸成形技术标准, 编写完成相关工程手册, 基本构建完成喷丸成形技术体系及其设备配套。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内喷丸成形技术研究迎来第二个高潮。制造所精心选型并
23、引进国 内首台数控喷(抛)丸机,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掌握了机翼 6 米级整体壁板喷(抛)丸 成形技术,使国内喷丸成形技术跨入数控时代。同期,制造所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数控喷 (抛)丸机。相关工艺和设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同时,重点开发预应力喷 (抛)喷丸成形技术。在国内首次探索研究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最终 形成具有珍贵价值的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思想。此外,AE100 飞机开创 了国内超临界机翼及其整体壁板喷(抛)丸成形技术研究新纪元。 与过去直纹或以直纹为主的机翼整体壁板沿等百分线逐窄条喷丸成形截然不同, 超临界 机翼整体壁板没有等百分
24、线而且外型不但弦向弯曲且展向弯折并扭转, 其喷丸成形困难之大 无异于老虎吃天。最终,制造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攻克了 ARJ21 超临界机翼整体壁 板喷丸成形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的国家。 至此,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喷丸成形,国产飞机 6-9 万飞行小时寿命不再是奢望。 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国内民机研制、 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国内民机产业发展史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 制造所针对筋高创造国际纪录的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这一世界性难 题, 开展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研究, 最终突破了过去的一个个喷丸成形禁区 和堡垒
25、, 攻克了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难题, 执国际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 术之牛耳,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 未来, 一个前途无限的中国需要一个无比强大的航空工业, 一个强盛的航空工业将为喷 丸成形技术提供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小小丸粒将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神奇。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丸粒”的理解,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AR21 飞机超临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有赖于特定的小丸粒。 B.由于丸粒的尺寸大小不足 4 毫米甚至更小,因此国内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 C.小小丸粒,在清理飞机油漆涂层、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时有神奇效果。 D
26、.丸粒虽小,但对我国的民机产业甚至航空工业的发展、强盛具有重大作用。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掌握超临界机翼壁板喷丸成形技术在 ARJ21 飞机研制过程中取得了突破。 B.喷丸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机械阶段到数控阶段到真正意义上的喷九成形。 C.攻克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D.上世纪 50 年代初喷丸成形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中国则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迎来高潮。 20.请简要概括制造所攻克 ARJ21 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的重要意义。(6 分) 八、作文(70 分) 2
27、1.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树木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会越长越茂盛;人因为懂得扎根,才会成就生命的精彩。 2020 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三(南通密卷)参考答案 1. C.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 温、低温或干旱,如果是一个时期保持某一种状态而没有变化,就可以使用持续,如说持续 高温、持续低温或持续干旱等。从汉语语法和习惯看,持续的使用频度要比继续低。浑然一 体: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 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 结构谨严。融为一体:融合为整体。 比喻几种事物
28、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过度”与“过渡”.二者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 度兴奋等,而“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 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2. D. 3. A. 4. B 项为比喻,其余为借代。 5.C 解析:释:解除、查清 6.C 解析:文中“寝而不召”的意思是“范滂把宗资用李颂为吏这件事压下去了,不召 见李颂”。 7.(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读(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呢! 现在成全了范滂辞官的好名声,恐怕会为自己招来不好的议论吧。(“格”“成”“去就” “得无
29、邪”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过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再 追求长寿,这二者能同时得到吗?(“恨”“既”“令”“寿考”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8.与同僚相处,耿直自尊;不畏豪强,揭发佞吏;志不能伸,率性辞官;不徇私情,严 整疾恶。(每点 1 分) 9.适逢佳节;秋景凄凉;仕途坎坷(或厌倦官场);年华老去;羁旅他乡(或内心孤寂)。(每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0.以“寒鸦”照应“秋” (或“九日”)(2 分),寓情于景,描写了眼前的凄凉景象(或 通过天际的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2 分),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怀才不遇的惆
30、怅, 也流露出漂泊无依、思念家乡之情。(2 分) 11.(1)大器晚成(2)切问而近思(3)汩余若将不及兮(4)声非加疾也(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乱花渐欲人眼(7)水落而石出者(8)寻常巷陌 12.B。并非“立刻逃跑”。 13.事务繁忙,心理疲惫;良心未泯,有一定的道德观念;胆小怯懦,明哲保身,老于 世故。(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4.出人意料, 情理之中:成熟害怕受到孩子们的牵连而狂奔逃离, 而后却被孩子们相救, 出人意料;成熟越害怕惹事上身越狂奔得厉害,导致最后摔得不省人事,合情合理。对比鲜 明:成熟之前的“不顾孩子们”与摔昏迷后“被孩子们救助”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人 物
31、形象特征。突出主题:批判成人世界的复杂功利,赞美孩童世界的质朴纯真。戛然而止, 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6 分,意对即可) 15.C 原文是“不一定相同” 16.A 不是完全没有分别。 17.是否有中心(团体格局没有中心,差序格局以“已”为中心);是否有界限(团体格局 界限分明,差序格局范国大小会伸缩变化);个体关系是否相同(团体格局中同一团体中人与 人处在同一平面,差序格局中人与人的关系有亲疏厚薄)。(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18.B。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与丸粒的尺寸大小没有因果关系。 19.D。不是大规模使用,而是首次应用;中国此时是技术研究迎来第二个高湖
32、。 20.使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的喷丸成形,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大 大延延长国产飞机的飞行寿命;奠定国内民机研制、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国航 空工业的强盛提供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 21.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话说的是自然现象,“扎根”是指植物根系向土壤里生长, 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出第二句的写作重点。第二句话,给出了“扎根”的明确对象,是人;又 指出了扎根的结果,会带来生命的精彩。理解本材料时,“扎根”可做多方面解读,既可以 指某种理想、信念扎根在个体或团体的心中,从而促成了发展;也可指个体或团体深入到人 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33、,从而成就了事业。 “扎根”的范围也很广,大如经济建设、环境治理、 民生工、文化发展等多领域,小如小组、班级、家庭、团体、街巷等。当然,材料中的扎根 是好的、富有正能量的人或团体,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不管是正面的肯定或反面的批 判,最终指向应落到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个核心上来。比如,大多数人把自己的全部 身心投入到世俗事务和欲望当中,这样他们的心灵几乎完全随着外部力量的变化而跌宕起 伏,他们随时都可能遭受外部力量的重创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与此相反,一个智者把自己 的心灵扎根于永恒的事物上面, 这可以体现为对科学的探索、 艺术的审美和对不朽思想的领 悟。 【诗歌赏析】 译文:面对着青山勉
34、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 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 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中国人素有登高怀乡习俗。 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 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翠 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金杯:黄金酒杯。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35、 鉴赏: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 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 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 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 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 理头上的乌纱, 归雁横越秋空, 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 “秋” “归 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 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此时,
36、已 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 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这里化 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 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 翠袖殷勤劝酒, 金杯错落频举, 玉手弹奏琵琶, 是多么热闹, 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 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 归去,
37、明日黄花蝶也愁。”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 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 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 悟到, 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 面对已凋谢的黄花, 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 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 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 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
38、是作者 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 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 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语言清丽,对仗 工整, 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 清雅自然, 具有典雅蕴藉之美, 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附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 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 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
39、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 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 滂这样的人才, 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 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 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 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 怀疑他有私心。 范滂回答说: “我检举的, 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
40、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 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 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 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 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 于是呈递弹劾自己 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 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 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 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
41、。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 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 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 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 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 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 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 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 “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 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 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 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