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科学和我们生物科学和我们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生物多样性丧失 1下列不属于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外在原因的是( ) A乱捕滥伐 B人类滥伐森林、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 C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 D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的丧失 答案 D 解析 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的丧失是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内在原因。 2造成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特化 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 答案 D 解析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的改变。 3下列哪项不是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措施( ) A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B科学引种 C制定有关法律和进行法制教育 D为保护
2、有益动物,消灭有害动物 答案 D 解析 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措施,不应包括消灭有害动物,有害物种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 要组成部分,消灭了有害动物就是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会对其他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 害,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楼兰在现在新疆的鄯善县,它是西域古国,也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古城,那时它是水草丰 美、林木茂盛的美丽地方,曾经人烟稠密,城郭繁荣,而现在竟然是一片沙海,繁盛的古楼 兰国只留下了一些用胡杨木做成的残垣断壁和一片片的黄沙。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的信息
3、可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林木等植被的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人们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5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答案 D 解析 自然选择只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并且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物种退化也要经历漫长 的时间过程,且没有证据表明物种退化能在短期内导致大量生物濒危和绝灭;生物的濒危和 绝灭是人类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以及过度开发和利用动植物资源的结果,故选 D 项。 6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查,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
4、流入 境内,有害生物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 其天敌数量较多 境内生物多样性 受到威胁 很快被淘汰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到适宜环境中, 一般缺少天敌, 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 不仅不会被淘汰, 种群数量反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快速增长。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将会对入侵地区的 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7 (2018 陕西西安中学高二检测)下表所示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 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偷猎 31% 20% 丧失栖息地 32% 60% 生物入侵 17%
5、12% 其他原因 20% 8% 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持稳定 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 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 D该地一定是草原 答案 B 解析 一般来说生物入侵会降低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项错误;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和偷猎,C 项错误;根据给出的信 息不能得出该地一定是草原,D 项错误。 题组二 科学探究 8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有:推论;结论;问题;实验;观察;假设。其研究 的步骤一般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研究生物学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
6、题的过程。问题来自于观察,问题提 出后,需要假设,作出预期,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以得出结论。 9有人设计了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的实验。实验分为两组,一组 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答案 B 解析 实验设计的对照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以增强实验的说 服力。对于该题的实验设计,必须有既不施化肥也不施有机肥的空白对照,才能说明问题。 10(2018 江西瑞昌二中检测)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
7、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有关设计不 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答案 C 解析 依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要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鸟鸣叫次数的影响,控制的 实验变量应是不同的光照强度。从题意来看,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不 同季节都是控制光照强度, 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 而 C 选项中, 在繁殖季节, 因生殖的需要, 鸣叫次数会有很大变化,此时的影响因素很可能不止光照强度一种。 综合强化 11下列哪项是环境保护工作者所不允许的
8、( ) A完全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答案 A 解析 有些生物对人类有害, 但它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 地位是相同的, 因此不能完全消灭有害生物。 12 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设计如下实验: 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 200 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 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组 对照组 黑暗中培养 在光下培养 生长良好 生长不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为有光和无光。 正常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幼苗应是对照
9、组(即 ),故实验组(接受了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应为。 13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在海拔 2 0004 000 米的高山中生活着珍稀动物大熊猫, 由于种种原因,据统计现仅存千余只,请分析: (1)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_ _。 (2)大熊猫喜食竹类植物,偶食小动物,食物结构较单一,因此当竹林减少或大面积开花时, 大熊猫就面临_ _。 (3)大熊猫性情孤僻, 不群栖, 每胎产 12 仔, 繁殖能力_, 严重影响了物种_。 为此,现在多采用_的方法,来提高雌性成体的怀胎率。为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现 已普遍采用_的方法。 (4)由于大熊猫各栖息地之间的森林被破坏,造成它们无法进行远
10、系杂交,长此下去,将导致 该物种的_。 答案 (1)人为因素 (2)食物短缺,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 (3)较弱 数量 人工繁殖(或人工 授精) 人工饲养 (4)退化 解析 造成大熊猫濒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为因素,从其内部因素来说,则是因 为大熊猫的食性特化。 人类现在多采用人工繁殖和人工饲养的方法提高胚胎和幼仔的成活率。 14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事例一 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 1956 年为 25.7%,1964 年为 18.7%,1981 年为 8.53%, 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绝灭,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绝灭。 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
11、草面积 1967 年为 4 万多公顷,30 年后已经有一半被挖尽。 事例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 20 世纪 80 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 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 1990 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 13 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 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资源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_。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 (3)事例三说明由于_入侵或引种到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 到威胁。 (4)除上述原因外,你还能举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其他原因吗? _。 答案 (1)植被的破坏 (2)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3)外来物种 缺乏天敌
12、 (4)物种特化、环境 污染、自然灾害等 解析 材料给出三个事例,其实质都是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关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有 以下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15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 1 000 mL。利用以下实验材 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100 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 箱(温度设定为 28 ,光照强度为 2 000 l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并完成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
13、出分析。 (1)方法和步骤: 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分别稀释 10、 102、 103、 104倍(稀释过程中 pH 的变化可不考虑), 获得 4 种_污染液。 挑选子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 250 粒,_,每组 50 粒。 取 5 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 4 个培养皿加入_,另 1 个培养 皿加入_作为对照。 在每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 50 粒水稻种子。 将 5 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天给实验组补充_,对 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 1 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 (2)最可能的结果分析: 污染液浓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_ _。 污染液浓度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_ _ _。 答案 (1)不同浓度的 随机均分成 5 组并编号 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 等量的蒸馏水 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 (2)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逐 渐降低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随着浓度的增加, 株高(或根长) 逐渐变短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证据得 出结论。本题重点考查设计实验的过程,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题中的重金属浓 度是实验变量,为了保证实验有说服力,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