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 年 级:六年级 课 时 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授课主题第25讲 流水行船问题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教学目标掌握流水行船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处理流水行船中相遇和追及的速度关系。授课日期及时段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知识梳理 一、参考系速度通常我们所接触的行程问题可以称作为“参考系速度为0”的行程问题,例如当我们研究甲乙两人在一段公路上行走相遇时,这里的参考系便是公路,而公路本身是没有速度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人本身的速度即可。二、参考系速度“水速”但是在流水行船问题中,我们的参考系将不再是速度为0的参考系,因为水本身
2、也是在流动的,所以这里我们必须考虑水流速度对船只速度的影响,具体为: 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可理解为和差问题)由上述两个式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此外,对于河流中的漂浮物,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一个常识性性质,即:漂浮物速度=流水速度。三、流水行船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两只船在河流中相遇问题,当甲、乙两船(甲在上游、乙在下游)在江河里相向开出: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船速+乙船船速 同样道理,如果两只船,同向运动,一只船追上另一只船所用的时间,与水速无关.甲船顺水速度-乙船
3、顺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也有: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说明:两船在水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同静水中的及两车在陆地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一样,与水速没有关系。典例分析 考点一:基本的流水行船问题例1、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例2、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则在无风时他跑100米要用 秒例3、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用10小时,逆
4、水而上需用15小时。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几小时?例4、一条小河流过A,B, 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船分别从港顺水而下至千米外的港,静水中甲船每小时行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千米,水速为每小时千米,乙船出发后小时,甲船才出发,到港后返回与乙迎面相遇,此处距港多
5、少千米?考点二:相遇与追及问题例1、A、 B 两码头间河流长为 220 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 A、 B 码头同时起航如果相向而行 5 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 5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例2、甲、乙两艘小游艇,静水中甲艇每小时行千米,乙艇每小时行千米现甲、乙两艘小游艇于同一时刻相向出发,甲艇从下游上行,乙艇从相距18千米的上游下行,两艇于途中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问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例3、某人畅游长江,逆流而上,在处丢失一只水壶,他向前又游了分钟后,才发现丢失了水壶,立即返回追寻,在离处千米的地方追到,则他返回寻水壶用了多少分钟?例4、一条河上有甲、乙
6、两个码头,甲在乙的上游 50 千米处。客船和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出发向上游行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且始终保持不变。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 分钟后此物距客船 5 千米。客船在行驶 20 千米后折向下游追赶此物,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的速度。例5、江上有甲、乙两码头,相距 15 千米,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一艘货船和一艘游船同时从甲码头和乙码头出发向下游行驶,5 小时后货船追上游船。又行驶了 1 小时,货船上有一物品落入江中(该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6 分钟后货船上的人发现了,便掉转船头去找,找到时恰好又和游船相遇。则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三、用比例解行程题
7、例1、一艘轮船顺流航行 120 千米,逆流航行 80 千米共用 16 时;顺流航行 60 千米,逆流航行 120 千米也用 16 时。求水流的速度。 例2、某人乘船由地顺流而下到达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达同一条河边的地,共用了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水流的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如果、两地间的距离为2千米,那么、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例4、甲、乙两地相距30千米,且从甲地到乙地为上坡,乙地到甲地为下坡,小明用2个小时从甲地出
8、发到乙地再返回甲地,且第二个小时比第一个小时多行了12千米,小明上坡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多少?例5、一艘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到达后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返回甲港,共用了12小时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每小时多行16千米,又知前6小时比后6小时多行80千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例6、某船从甲地顺流而下,天到达乙地;该船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天问水从甲地流到乙地用了多少时间?P(Practice-Oriente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1、河水是流动的,在 B 点处流入静止的湖中,一游泳者在河中顺流从 A点到 B 点,然后穿过湖到C点,共用 3 小时;若他由 C 到 B 再到 A,共需 6 小时如果湖
9、水也是流动的,速度等于河水速度,从 B 流向 C ,那么,这名游泳者从 A到 B 再到 C 只需 2.5小时;问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由C 到 B再到 A,共需多少小时?2、轮船用同一速度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它顺流而下行了个小时,逆流而上行了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千米,两码头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甲轮船和自漂水流测试仪同时从上游的 A 站顺水向下游的 B 站驶去,与此同时乙轮船自 B 站出发逆水向 A 站驶来。7.2 时后乙轮船与自漂水流测试仪相遇。已知甲轮船与自漂水流测试仪 2.5 时后相距 31.25 千米,甲、乙两船航速相等,求 A,B 两站的距离。 4、甲、乙两船分别在一条河的、两地
10、同时相向而行,甲顺流而下,乙逆流而行相遇时,甲、乙两船行了相等的航程,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地,乙到达地后,都立即按原来路线返航,两船第二次相遇时,甲船比乙船少行千米如果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间相隔小时分,则河水的流速为多少?5、一艘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9千米,平时逆行与顺行所用的时间比是一天因下暴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艘船往返共用10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 课后反击1、甲船在静水中的船速是10千米时,乙船在静水中的船速是千米时两船同时从港出发逆流而上,水流速度是千米时,乙船到港后立即返回从出发到两船相遇用了小时,问:,两港相距多少千米?2、甲
11、、乙两艘游艇,静水中甲艇每小时行千米,乙艇每小时行千米现在甲、乙两游艇于同一时刻相向出发,甲艇从下游上行,乙艇从相距27千米的上游下行,两艇于途中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水流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3、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相同,它们同时自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水流速度是4千米/时求:相遇时甲、乙两船航行的距离相差多少千米?4、一艘轮船顺流航行80千米,逆流航行48千米共用9小时;顺流航行64千米,逆流航行96千米共用12小时求轮船的速度5、一只轮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行回甲港,共用了小时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千
12、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直击赛场 1、(第八届春蕾杯初赛)一艘船从甲港到乙港,逆水每小时行千米,到乙港后又顺水返回甲港,已知顺水航行比逆水航行少用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千米,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S(Summary-Embedded)归纳总结重点回顾 一、参考系速度二、参考系速度“水速”三、流水行船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名师点拨 一、参考系速度通常我们所接触的行程问题可以称作为“参考系速度为0”的行程问题,例如当我们研究甲乙两人在一段公路上行走相遇时,这里的参考系便是公路,而公路本身是没有速度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人本身的速度即可。二、参考系速度“水速”但是在流水行船问题中,我们的参考系将不再
13、是速度为0的参考系,因为水本身也是在流动的,所以这里我们必须考虑水流速度对船只速度的影响,具体为: 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可理解为和差问题)由上述两个式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此外,对于河流中的漂浮物,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一个常识性性质,即:漂浮物速度=流水速度。三、流水行船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两只船在河流中相遇问题,当甲、乙两船(甲在上游、乙在下游)在江河里相向开出: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船速+乙船船速 同样道理,如果两只船,同向运动,一只船追上另一只船所用的时间,与水速无关.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也有: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速-水速)-(乙船速-水速)=甲船速-乙船速.说明:两船在水中的相遇与追及问题同静水中的及两车在陆地上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一样,与水速没有关系。学霸经验 本节课我学到 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