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69.50KB ,
资源ID:12236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223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龟裂 (jn) 斡旋 强词夺理(qing) 穿流不息B狩猎(shu) 喧腾 分崩离析(bng) 不知所措C瞭望(lio) 窜掇 戛然而止(ji) 海枯石烂D眼眶(kung) 追溯 销声匿迹(n) 轻歌慢舞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哥哥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副其实地开车去兜风了。B设计师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创造了相辅相成的效果。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由于他日复一日刻苦练字,他的书法

2、艺术逐渐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就是积极的探测。B五个合唱团的成员参加了学校“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C安塞腰鼓使人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强盛、活跃和存在。D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指出,两岸经济交流多年,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外婆坐在床上,面对着窗户,面对着院子,面对着红门,是在大声地哭着的。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绿色的窗户。终于也要像别人一样出国留学了的外孙女。那天下午,我挥手离开小红门。因为红门外面走远了的是她疼爱了二十年的外孙女。我走的时候,窗户是打开

3、的,里面是外婆的卧室。ABCD5(2分)给空缺处选填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_,它们雀跃着,嬉闹着,显得那么可爱。()A好像是一把把雨伞。B好像是一只只彩蝶。C好像是一些雏鸡。D好像是一群圣洁的天使。二、文言文阅读与古诗文积累(20分)6(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遂与外

5、人/间隔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忘路之/远近(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鲜美 绝境 志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借桃花源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7(8分)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1)关关雎鸠, (2) ,波撼岳阳城。(3) ,寂寞沙洲冷。(4)此地一为别, (5) ,悠悠我心。(6) ,只有香如故。(7)安得广夏千万间, 。(8)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三、现代文阅读(24分)8(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壶口瀑布梁衡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

6、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

7、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

8、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9、,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4,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

10、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作者在不同时间游览壶口瀑布,请根据文章内

11、容,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表格。季节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雨季下到河滩 枯水季 河心的深沟“龙槽”,千姿百态的水,河底巨石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3)文末“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一句中“这伟大”具体指什么?作者仅仅是赞美黄河吗?(4)黄河个性的形成与河底巨石之间有什么关系?9(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饮茶的历史有多久(节选)陈博君 说到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全面、影响力

12、最大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则被世人誉为“茶圣”。茶经共分二卷十节,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等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不仅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论著,它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首开中国茶道先河。 关于茶,陆羽在茶经中给出这样的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茶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早

13、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成为可交换的货物。战国时期,茶叶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茶(荼即茶)苦,其甘如荠”“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等。我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茶。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 如果说周有茗饮,那么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对佛教徒来说很有益:一是坐禅时可以提神,使人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借以摒绝尘念。王褒僮约中令“阳羡买茶”之事,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都说明茶在贵族间已渐趋普及。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即“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不仅表明西汉时湖南等地已产茶,

14、而且说明茶开始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东汉著名医药家华佗的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由此说明吃茶可增进思维。茶与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前发展。 自魏晋南北朝起,敬茶礼仪逐渐深入民间。据史料记载,当时,市场上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这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了南朝时,已形成“滂时浸俗,胜于国朝以为此屋之饮”之势。 传说隋文帝有头痛病,一位僧人献上治头痛的秘方:“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常服之有效。”隋文帝坚持饮茶,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纷纷采掇这种治病救人的茗草,饮茶之风蔓延开来。

15、及至唐朝,茶叶更为昌盛。陆羽所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唐代茶叶的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和普及发展,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技艺。唐代茶饮的最大进步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艺,其中在加工上,采用早在三国时期出现的即蒸青做饼的方法,从中加以改革完善。成书于8世纪的封氏见闻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之物。当时,不仅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而且茶还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诵咏的重要题材。有统计说,在全唐诗中,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中谈及了茶。 宋朝之后,开始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茶艺、

16、茶俗更趋丰富。茶道大行,茶成为国饮,历久不衰。 如今,虽早已进入现代社会,但茶俗在我国仍很好地传承了下来。一旦家中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依旧是必不可少的。为客人沏上一杯香茶,表达的是对来客的尊重和欢迎。敬茶、奉茶与喝茶中也有很多讲究。(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茶的 、 、 三个方面的功用。饮茶的历史主要经历了“周朝成为茗饮”“ ”“ ”“ ”“ ”“宋朝之后成为国饮”五个阶段。(2)文章第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最”,有什么作用?(3)文章多出运用了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具体分析其作用。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6分)10(6分)综合性学习你班准备举行“传统书信不可丢”的演讲比

17、赛,想象你将在活动上发表演讲,结合下列材料,写一篇简短的演讲稿(120字以内)【材料一】入学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宁波大学阳明学院2015年级的2907名新生分别给自己的爸妈写了一份家书。但是,家书寄出去不到野怪星期,学校里却陆续收到50多封退信,“家庭信息不详细、(收)寄件人没有写姓名、收件人位置写反了”各种奇葩的理由层出不穷。负责本次活动的辅导员王智腾老师认为:“互联网时代,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联络方式,让同学们写这一封家书,不仅是为了搭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更是希望同学们能沉下心来认真地整理思绪,体会鸿雁传书的魅力。”【材料二】2016年某卫视见字如面书信朗诵节目播出之后,好评如潮

18、。见字如面是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是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名星读信节目,节目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以书信的方式重温那些值得中国人知道的、有意思的、真实的中国故事。广电时评评价道:“见字如面通过书信情怀传递一种文化现象,其巧妙之处在于以小见大把普世情怀升级为文化,从书信入手去打开历史,用细节动人。”11(40分)写作请以“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2017-2018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

19、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龟裂 (jn) 斡旋 强词夺理(qing) 穿流不息B狩猎(shu) 喧腾 分崩离析(bng) 不知所措C瞭望(lio) 窜掇 戛然而止(ji) 海枯石烂D眼眶(kung) 追溯 销声匿迹(n) 轻歌慢舞【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及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平时要多留心,牢记成语和一些固定短语及词语的正确写法。【解答】A有误,“强词夺理(qing)”应读作“qing”,“穿流不息”应写作“川流不息”;B正确;C有误,“瞭望(lio)”应读作“lio”,“窜掇”应写作“撺掇”;D有误,“眼眶(kung)”应读作“kung”,“轻歌慢舞”应写作“轻歌曼舞”。故选:B。【点评】考查字形的题

20、目,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要关注形声字的形旁,还要注意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书写。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哥哥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副其实地开车去兜风了。B设计师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创造了相辅相成的效果。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由于他日复一日刻苦练字,他的书法艺术逐渐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解答】A使用有误,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用于此处不恰当。

21、B使用正确,相辅相成:辅,辅助,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正确,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使用有误,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该成语与句意不符,所以所以使用有误。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就是积极的探测。B五个合唱团的成员参加了学校“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C安塞腰鼓使人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强盛、活跃和存在。D台湾

22、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指出,两岸经济交流多年,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就是”改为“而是”;B句子歧义,是“五个合唱团”还是“五个成员”,表达不明确;C语序不当,应该是“存在、活跃和强盛”;D没有语病。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

23、确定正确答案。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外婆坐在床上,面对着窗户,面对着院子,面对着红门,是在大声地哭着的。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绿色的窗户。终于也要像别人一样出国留学了的外孙女。那天下午,我挥手离开小红门。因为红门外面走远了的是她疼爱了二十年的外孙女。我走的时候,窗户是打开的,里面是外婆的卧室。ABCD【分析】该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时,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此题可运用排除法。【解答】比较四个选项可知,首先要确定、句哪一个

24、放在第一位。阅读文段可知,句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所以应放在第一位,故排除B、D两项。再分析A、C两项,确定放在第三位的是句还是句,即可解答此题。分析句和句的内容可知,应先交代外婆的卧室,再写外婆坐在床上,大声地哭,所以句应放在句前边。根据以上分析,排序为:。故选:A。【点评】解答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5(2分)给空缺处选填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_,它们雀跃着,嬉闹着,显得那么可爱。()A好像是一把把雨伞。B好像是一只只彩蝶。C好像是一些雏鸡。D好像是一群圣洁的天使。【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

25、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此题作答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语境中提到到“烂漫、小巧、娇嫩”似乎与“雨伞、彩蝶、天使”等事物不符;再是结合“雀跃、嬉闹”两词思考,C中的“雏鸡”与之符合。故选:C。【点评】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境及所描述事物特点辨析。二、文言文阅读与古诗文积累(20分)6(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26、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

27、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遂与外人/间隔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忘路之/远近(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鲜美鲜艳美丽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志做记号,做标志(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借桃花源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分析】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

28、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

29、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A有误,正确停顿应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

30、有误,正确停顿应为:遂/与外人间隔C正确。D有误,正确停顿应为:忘/路之远近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野花和野草鲜艳美丽。鲜美,鲜艳美丽。句意为:于是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为:每一处都做了标志。志,做记号,做标记。(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

31、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黄发,老人。并,都。句意: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重点词语:何,什么,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句意:(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4)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成语为世外桃源。本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和再寻桃源的故事,抓住要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来理解作者的情情感即可。答案:(1)C(2)新鲜美好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做记号,做标记(3)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4)桃花源里景色优美

32、,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们生活和美安乐。作者借它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33、、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7(8分)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7)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5)是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在河之洲 (重点字:洲)(2)气蒸

34、云梦泽 (重点字:泽)(3)拣尽寒枝不肯栖 (重点字:栖)(4)孤蓬万里征 (重点字:蓬)(5)青青子衿 (重点字:衿)(6)零落成泥碾作尘 (重点字:碾)(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重点字:俱)(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重点字:抟)【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三、现代文阅读(24分)8(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壶口瀑布梁衡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

35、,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

36、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

37、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

38、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4,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

39、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作者在不同时间游览壶口瀑布,请根据文

40、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表格。季节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雨季下到河滩水浸沟岸,雾罩乱石可怕、心惊肉跳枯水季下到沟底,走到河心河心的深沟“龙槽”,千姿百态的水,河底巨石联想到人的各种感情,认识到黄河的个性(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3)文末“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一句中“这伟大”具体指什么?作者仅仅是赞美黄河吗?(4)黄河个性的形成与河底巨石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略【解答】(1)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可怕、心惊肉跳 下到沟

41、底,走到河心联想到人的各种感情,认识到黄河的个性(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涌来的河水比作千军万马、撞碎后的黄浪比作堆堆白雪,运用一系列拟人化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河水气势壮阔、奔腾汹涌的特点。(3)“这伟大”具体指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作者不仅是赞美黄河,也是赞美像黄河一样伟大的中华民族。(4)第一,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蓄着无尽的力量,所以,才能穿凿巨石,改变地貌;第二,未经磨难不成材,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最终铸就的。【点评】略9(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饮茶的历史有多

42、久(节选)陈博君 说到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完整、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介绍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则被世人誉为“茶圣”。茶经共分二卷十节,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图等不同角度系统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不仅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阐述茶文化的论著,它将普通茶事升华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首开中国茶道先河。 关于茶,陆羽在茶经中给出这样的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茶有着十分悠久的

43、发展历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演绎出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茶叶就成为可交换的货物。战国时期,茶叶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就有关于茶的记载,如“谁谓茶(荼即茶)苦,其甘如荠”“采茶薪樗,食我农夫”等。我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茶。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 如果说周有茗饮,那么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对佛教徒来说很有益:一是坐禅时可以提神,使人彻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三是借以摒绝尘念。王褒僮约中令“阳羡买茶”之事,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都说明茶在贵族间已渐趋普及

44、。西汉年间,湖南就有以茶命名的“茶陵县”即“所谓陵谷生茶茗焉。”这不仅表明西汉时湖南等地已产茶,而且说明茶开始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它的药用价值。东汉著名医药家华佗的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由此说明吃茶可增进思维。茶与社会生活、与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伴随茶叶生产的发展和饮茶的普及,茶学蓬勃兴起,茶学兴起的反馈,又使得茶叶生产更快地向前发展。 自魏晋南北朝起,敬茶礼仪逐渐深入民间。据史料记载,当时,市场上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这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了南朝时,已形成“滂时浸俗,胜于国朝以为此屋之饮”之势。 传说隋文帝有头痛病,一位僧人献上治头痛的秘方:“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常服之有效。”隋文帝坚持饮茶,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纷纷采掇这种治病救人的茗草,饮茶之风蔓延开来。 及至唐朝,茶叶更为昌盛。陆羽所著茶经将中国饮茶及茶文化推向高潮。唐代茶叶的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和普及发展,茶的加工和煮饮技艺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技艺。唐代茶饮的最大进步是茶的加工和煮茶技艺,其中在加工上,采用早在三国时期出现的即蒸青做饼的方法,从中加以改革完善。成书于8世纪的封氏见闻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之物。当时,不仅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