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61KB ,
资源ID:122299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222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4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4) ,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5)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6)轻舟短棹西湖好, 。 (欧阳修采桑子)(7)停车坐爱枫林晚, 。 (杜牧山行)(8)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 ,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茅盾白杨礼赞)(9)春望中移情于物,表

2、现诗人忧国伤时的诗句是 , 。3(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1)秀q (2)狼j (3)chu 躇(4)qi 劲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分)4(2分)下列加点字两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倔强倔脾气 纤维纤细B记载载重 迂腐迂回C惟妙惟肖肖像 辟邪躲避D鸟瞰勇敢 遏制竭尽5(2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达于汉阴”的“阴”指水的南面(也可指山的北面)。B背影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写的记录自己言行的著作。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8分

3、)6(5分)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小文: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什么呢?小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等。小文: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什么呢?小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一些节庆、传统工艺等。小文:那我知道了,比如说“五一劳动节”就是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宁:不对,我刚才说的不够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才属于咱们国

4、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端午节。小文:根据你的解释,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该是: 小宁:定义你明白了,那你能否根据定义来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小文:那我就以栖霞区为例,栖霞区龙潭地区生产金箔,金箔锻造技艺应该属于 文化遗产;栖霞山的千佛岩就属于 文化遗产。小宁:哦,这下我明白了,谢谢你!(1)请根据以上对话内容,在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个定义。(2)在处选择正确的选项:A物质 B非物质。(3)在处选择正确的选项:A物质 B非物质。7(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宋李清照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

5、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首词是词人南渡后所写。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1)这首词中,“萧萧”渲染了 氛围,“仲宣怀远”借王粲之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之情。(2)赏析“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8(13分)【古文阅读】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

6、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司马迁留侯世家)圯(y):桥。老父(f):老年男子。鄂然:吃惊的样子。“鄂”,同“愕”。(1)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为 其 老 强 忍 下 取 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顾谓良曰 良因怪之 当如是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3)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与老人期,后,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4)你从张良纳履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9(11分)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

8、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

9、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1)选文从哪三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2)按要求赏析下面加点字。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说说“扑”的表达效果。)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这里为什么不用“那”而改用“这”?)(3)选文第段描写高原景象,

10、有哪些作用?10(14分)阅读蝉和蚂蚁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让我们试着为这个被寓言糟践的歌手正名吧。我得首先承认,它是个讨厌的邻居。每年夏天,它们被两棵枝繁叶茂的高大法国梧桐树所吸引,成百成百地飞到我家门前安家落户,从日出到日落,此起彼落地叫个不停,震得我脑袋生疼。在这一片吱吱声中,你无法思考问题,思绪被打乱,头昏脑涨,没法定下心来。如果我不起早点儿干些事,那整个一天就会泡汤了。 啊!该死的虫子,我本想安静地待着,可你却成了我住所的一大祸害。竟然有人说,雅典人把你养在笼子里,好惬意地听你歌唱。吃饱饭眯瞪着,有一只蝉叫叫还凑合,但成百只一起叫嚷,震得你耳鼓疼痛,你无法集中精力,真让人活受罪呀!你振

11、振有词,说是你先来到这儿的,有权鸣唱。在我住到这里之前,那两棵法国梧桐完全属于你,而我却成了其树荫下的不速之客。可我得先告诉你,为了照顾给你写故事的人,你得在你的响钹上装个减音器,压低你的叫声。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如果我们多盯着它看一会儿,也许会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悲惨事情。果

12、然,许许多多渴得不行的家伙在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因为井边渗出汁液而暴露了。它们一拥而上,一开始还有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见拥挤在甜蜜的井口旁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蜂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儿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出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上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我看见有一些蚂蚁在咬蝉

13、爪,还看见一些蚂蚁在扯蝉翼尖,趁势爬上蝉背,挠蝉的触角。一只胆大包天的蚂蚁就在我的眼前咬着蝉的吸管,拼命地往外拽。被这帮小蚂蚁如此这般地搅扰,巨蝉没了耐心,终于弃井而去。它在逃走时还向这帮劫匪撒了一泡尿。对于蚂蚁来说,蝉的这种高傲的蔑视无伤大雅!反正它的目的达到了。它成了这口井的主人了,但是,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井水虽少,但甘甜。一旦再有机会,它们还会用同样的法子再喝上几大口的。大家都看到了,事实彻底地把寓言臆想的角色给调换过来了。(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请用选文中两个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处。蝉钻井 虫喝水 蝉让路 蚁 蝉 蚁占井(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所

14、用的说明方法及句子的含义。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3)选文第段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称呼蝉?你从中读出作者对蝉的什么情感?(4)选文首尾句提到的“寓言”指昆虫记中提到的拉封丹的蝉和蚁,这个寓言中的蝉和蚁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法布尔眼中的蝉和蚁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寓言中的蝉: 寓言中的蚁: 法布尔眼中的蝉: 法布尔眼中的蚁: 三、(30分)11(30分)请以“花又开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来说明。2不少于550字。3如果涉及到校名、中学老师、自己的姓名,可用化名替代。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年级

15、(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1(4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书写的汉字要规范、工整、端正。【解答】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点评】书写要规范就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及汉字部首进行练习的重中之重。2(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4)常记

16、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6)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8)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茅盾白杨礼赞)(9)春望中移情于物,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答】答案:(1)悠然见南山;(2)似曾相识燕归来;(3

17、)星河欲转千帆舞 (重点字:帆);(4)常记溪亭日暮;(5)东风不与周郎便;(6)绿水逶迤(重点字:逶);(7)霜叶红于二月花;(8)坚强不屈;(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重点字:溅)。【点评】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3(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1)秀q颀(2)狼j藉(3)chu踌躇(4)qi遒劲【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18、的把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解答】答案:(1)颀(2)藉(3)踌(4)遒【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把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分)4(2分)下列加点字两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倔强倔脾气 纤维纤细B记载载重 迂腐迂回C惟妙惟肖肖像 辟邪躲避D鸟瞰勇敢 遏制竭尽【分析】本题考查字的读

19、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解答】A不相同,ju/ju;B不相同,zi/zi;C相同;D不相同,kn/gn,/ji;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5(2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一文中“达于汉阴”的“阴”指水的南面(也可指山的北面)。B背影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D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写的记录自

20、己言行的著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A正确;B有误,背影是叙事散文,不是托物言志的散文;C有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D有误,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编写的,不是孟子自己编写的。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8分)6(5分)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语境完成下列题目。小文: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解身边

21、的文化遗产,这文化遗产指什么呢?小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等。小文:那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什么呢?小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比如一些节庆、传统工艺等。小文:那我知道了,比如说“五一劳动节”就是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宁:不对,我刚才说的不够全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是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我们的传统节日才属于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中秋节、端午节。小文:根据你的解释,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2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小宁:定义你明白了,那你能否根据定义来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小文:那我就以栖霞区为例,栖霞区龙潭地区生产金箔,金箔锻造技艺应该属于B文化遗产;栖霞山的千佛岩就属于A文化遗产。小宁:哦,这下我明白了,谢谢你!(1)请根据以上对话内容,在处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个定义。(2)在处选择正确的选项:A物质 B非物质。(3)在处选择正确的选项:A物质 B非物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等词句可以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套用“非物

23、质文化遗产是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一格式表述。(2)本题考查材料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根据上题根据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知金箔锻造技艺属于传统工艺,所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B。(3)本题考查材料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根据材料中“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石刻、壁画等等”一句的介绍,可知千佛岩是文物,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故选A。【解答】答案:(1)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B(3)A【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

24、、解决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要多练习,做题时方能得心应手。7(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宋李清照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首词是词人南渡后所写。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1)这首词中,“萧萧”渲染了萧瑟氛围,“仲宣怀远”借王粲之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思乡思国之情。(2)赏析“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分析】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

25、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李清照“晚年流寓越中所作”,当时赵明诚已去世,“茶苦”和“梦断”二语是暗寓作者的亡夫之痛。【解答】(1)本题考查是对词中意象及其作用的理解。“萧萧”,一般用来形容风雨,这里是说阳光给人的感觉,就如同萧瑟的秋风一样,有些凄冷。用“萧萧”形容“寒日”,一下子便给深秋的清晨带来迟暮的气氛,也为全词点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背景。“仲宣”一句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即以文才见长,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时,他避乱荆州,依附

26、刘表,但未被重用。在荆州他写了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此时,词人因“靖康之难”、北宋沦亡而背井离乡,其身世、情怀与仲宣相仿,故借以自况,其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似乎还要强烈,因此说“更凄凉”。这一典故的容量是很大的,包含了道不尽的身世之感、乱离之苦。(2)本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词加以理解。“梧桐应恨夜来霜”一句,在凄清中抹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主人公朝窗外望去,曾经茂盛苍翠的梧桐树无言独立,一枝一叶似乎都凝结着愁怨:它们一定是对夜间的寒霜心有恨意吧。梧桐因天气转冷、霜露渐重而开始落叶凋零,但草木无知,本不能恨,词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其时,

27、清照遭遇国难,流落他乡,逢秋作客,不禁倍感凄清和愁怨。不过,她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而不露,移情入景,借梧桐之恨,传达自己的情绪。答案:(1)萧瑟/凄凉/悲凉/凄清(意对即可) 思乡/思国(2)“恨”字运用拟人手法,把梧桐叶拟人化,表面写梧桐恨寒夜秋霜落其叶,实则表达了词人的愁苦/悲伤/思乡之情。译文: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点评

28、】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句,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8(13分)【古文阅读】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

29、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司马迁留侯世家)圯(y):桥。老父(f):老年男子。鄂然:吃惊的样子。“鄂”,同“愕”。(1)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为 其 老 强 忍 下 取 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顾谓良曰对说/告诉良因怪之以为怪/对感到奇怪当如是这/这样读此则为王者师矣成为/做(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与老

30、人期,后,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4)你从张良纳履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分析】参考译文: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步行游玩到下坯桥上。有一位老翁,穿着粗布衣,走到张良的跟前,故意把自己的一只鞋扔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来!”张良十分吃惊,想打他,(但)因为他年纪很大,便强忍(怒火),下去取回鞋。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为他取回了鞋,又何必计较,便跪下来替老人穿。老人伸出脚让他把鞋穿上,笑着离去。张良大为惊奇,随着老人的身影而凝视。老人离开大约一里,返身回来,说:“你这小子可以教导。五天后天亮时,和我在这里见面。”张良感到惊异,跪着说:“好。”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去

31、了。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家见面,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说:“五天后早点来见面!”五天以后鸡刚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到达,又发怒说:“这么晚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又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晚上还没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笑着说:“就应该是这样。”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

32、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句意为:因为他年纪很大,便强忍(怒火),下去取回鞋。停顿为:为其老/强忍/下取履(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回头对张良说。谓:对说/告诉。句意为:张良感到惊异。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句意为:就应该是这样。是:这/这样。句意为:读这本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为:成为/做。(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

33、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与,跟;期,约会;何,为什么。句意:(你)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重点字词:因,于是;异,感到很奇特;习,学习。句意:张良于是对这本书感到很奇特(与众不同),常常学习并诵读它。(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把握。细读文本可知,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下去让张良拾起来并帮他穿上,是想看他是不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约他到桥上见面,是看他是不是一个有耐心,诚实守信的人。张良因敬老,经受住了考验而获得丰厚的回报。由此可见,我们要善待老人,尊敬他们,爱惜他们,孝敬他们;也要做到守时诚信;“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可以明确我们要勤奋学

34、习。答案:(1)为其老/强忍/下取履(2)对说/告诉;以为怪/对感到奇怪;这/这样;成为/做(3)(你)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张良于是对这本书感到很奇特(与众不同),常常学习并诵读它。(4)要有良好的涵养/尊敬长者/心怀善良。要守时诚信/虚心受教。要勤奋学习。【点评】“之”的用法:(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4)用作动词,到去。(5)用作代词。(6)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9(11分)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35、,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

36、“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

37、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1)选文从哪三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外部环境(不平凡);外形(不平凡);精神(不平凡)。(2)按要求赏析下面加点字。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说说“扑”的表达效果。)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这里为什么不用“那”而改用“这”?)(3)选文第段描写高原景象,有哪些作用?【分析】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8、”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第2段写的是白杨树生长的外部环境,第5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其中“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写的是它的精神品质。由此可见,选段从外部环境、外形、精神品质三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对表现事物特点、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第句中“扑”,写景色迎面而来的情景,既表现了车速之快,又表现

39、了高原的平坦。第句中“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文章对白杨树由“那”到“这”,表现了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在内容上,也由白杨树的外形转到写它的精神: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本文中,高原景象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渲染了高原单调的景色,为下文出现白杨树做了铺垫和蓄势。高原景色的单调也为下文白杨树的不平凡起了先抑后扬的作用。可据此分析回

40、答。答案:(1)外部环境(不平凡);外形(不平凡);精神(不平凡)。(2)“扑”形象地写出了景色迎面而来的情景,与“奔驰”相照应,写出车行速度快,也突出了黄土高原的平坦,一望无际。“这”与“那”相呼应,写出作者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观察白杨树;段落层次的标志,对白杨树的描写由外形到精神。(3)描写黄土高原雄壮的景色,表现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为下文白杨树的出现做铺垫、蓄势;写高原景色的单调,欲扬先抑,烘托出白杨树的不平凡。【点评】景物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人物

41、。(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10(14分)阅读蝉和蚂蚁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让我们试着为这个被寓言糟践的歌手正名吧。我得首先承认,它是个讨厌的邻居。每年夏天,它们被两棵枝繁叶茂的高大法国梧桐树所吸引,成百成百地飞到我家门前安家落户,从日出到日落,此起彼落地叫个不停,震得我脑袋生疼。在这一片吱吱声中,你无法思考问题,思绪被打乱,头昏脑涨,没法定下心来。如果我不起早点儿干些事,那整个一天就会泡汤了。 啊!该死的虫子,我本想安静地待着,可你却成了我住所的一大祸害。竟然有人说,雅典人把你养在笼子里,好惬意地听

42、你歌唱。吃饱饭眯瞪着,有一只蝉叫叫还凑合,但成百只一起叫嚷,震得你耳鼓疼痛,你无法集中精力,真让人活受罪呀!你振振有词,说是你先来到这儿的,有权鸣唱。在我住到这里之前,那两棵法国梧桐完全属于你,而我却成了其树荫下的不速之客。可我得先告诉你,为了照顾给你写故事的人,你得在你的响钹上装个减音器,压低你的叫声。 七月,午后酷热难耐,成群的昆虫干渴难忍,在枯萎打蔫儿的花上爬来爬去,想找点儿水解渴,而蝉却对普遍的水荒不屑一顾。它用它那如钻头般的细嘴,在自己那永不干涸的酒窖中钻了开来。它不停地歌唱着,落在一棵小树的细枝上,钻透那坚硬平滑、被太阳晒得汁液饱满的树皮。它从钻孔中把吸管插进去之后,便一动不动地、

43、聚精会神地、美滋滋地沉浸在汁液和歌声的甜美之中。 如果我们多盯着它看一会儿,也许会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悲惨事情。果然,许许多多渴得不行的家伙在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因为井边渗出汁液而暴露了。它们一拥而上,一开始还有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见拥挤在甜蜜的井口旁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蜂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儿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出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上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

44、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我看见有一些蚂蚁在咬蝉爪,还看见一些蚂蚁在扯蝉翼尖,趁势爬上蝉背,挠蝉的触角。一只胆大包天的蚂蚁就在我的眼前咬着蝉的吸管,拼命地往外拽。被这帮小蚂蚁如此这般地搅扰,巨蝉没了耐心,终于弃井而去。它在逃走时还向这帮劫匪撒了一泡尿。对于蚂蚁来说,蝉的这种高傲的蔑视无伤大雅!反正它的目的达到了。它成了这口井的主人了,但是,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井水虽少,但甘甜。一旦再有机会,它们还会用同样的法子再喝上几大口的。大家都看到了,事实彻底地把寓言臆想的角色给调换过来了。(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人民教育

45、出版社)(1)请用选文中两个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处。蝉钻井 虫喝水 蝉让路 蚁驱逐 蝉逃走 蚁占井(2)说说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句子的含义。使井冒水的泵已不再转,井很快也就干涸了。(3)选文第段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称呼蝉?你从中读出作者对蝉的什么情感?(4)选文首尾句提到的“寓言”指昆虫记中提到的拉封丹的蝉和蚁,这个寓言中的蝉和蚁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法布尔眼中的蝉和蚁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寓言中的蝉:好逸恶劳的乞食者寓言中的蚁:勤劳的劳动者法布尔眼中的蝉:宽厚仁慈,大度温和,它对于掠夺者是抬起爪子让它们自由通过法布尔眼中的蚁:贪婪无耻,凶狠,它们不仅想喝水还要把掘井的蝉赶走,咬拽蝉,独自占有水井。【分析】这篇短文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讲述了蚂蚁与蝉之间的故事。前五段主要讲述蝉在夏天开掘的甜蜜“水井”,往往会被众昆虫瓜分甚至侵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