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分)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溃退(ki) 粗糙(co) 滞留(zh) 愚钝(y)B黝黑(yu) 胆怯(qi) 翘首(qio) 裹挟 (xi)C诘责(ji) 畸形(j) 绯闻(fi) 镌刻(jun)D桅杆(wi) 悄然(qio) 咆哮(xio) 不辍(chu)2(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皇城公园里,牡丹盛开,万紫千红,让游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B塔塔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殚精竭虑,耗费了四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C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荡然无存D临终之
2、前,他回想自己劳禄一生,壮志未酬,不禁感慨万千3(2分)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B这时总督本人进来,近五十岁的年纪,器宇轩昂C他的发言很精彩,全场上响起了抑扬顿挫的掌声D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滴滴汗水洒落在绿绿的原野上4(2分)选出对下列句子无误的一项()A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B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D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5(2分)选出下
3、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作者通过记叙与藤野先生的几次交往,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一些可贵品质B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C使至塞上写的是王维奉命出使西北边塞的情景,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消息,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6(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
4、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7(2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BCD二、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8(8分)(1)相顾无相识,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5、3) ,长河落日圆。(4)悬泉瀑布, 。(5) ,沉鳞竞跃。(6) ,来从楚国游。(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 。三、阅读理解(33分)9(5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
6、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5分)【乙】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龠(yu)古代容量单位。谑弄:开玩笑,嘲弄。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书遍乃已 不择精粗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7、B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D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3)翻译下列句子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11(13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两角钱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
8、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9、。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
10、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
11、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阅读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6)男孩子帮助“我
12、”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12(10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枯萎的蒲公英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
13、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
14、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子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
15、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阅读题(1)文章第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 的特点。(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
16、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四、写作(满分45分)13(45分)请按要求作文。一次次亲昵的呼唤,荡开了心间的冰花,那是被岁月存封的温暖;一回回颔首的微笑,洗却了人生的疲惫,那是被日子串起的记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温暖更珍贵的记忆。多少往事,总是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2017-2018学年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7、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分)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溃退(ki) 粗糙(co) 滞留(zh) 愚钝(y)B黝黑(yu) 胆怯(qi) 翘首(qio) 裹挟 (xi)C诘责(ji) 畸形(j) 绯闻(fi) 镌刻(jun)D桅杆(wi) 悄然(qio) 咆哮(xio) 不辍(chu)【分析】题考查字音,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解答】A“溃“读作“ku”;B正确;C“绯”读作“fi”;D“悄”读作“qio”。故选:B。【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
18、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皇城公园里,牡丹盛开,万紫千红,让游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B塔塔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殚精竭虑,耗费了四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C一场大雨过后,空气异常清新,燥热的感觉荡然无存D临终之前,他回想自己劳禄一生,壮志未酬,不禁感慨万千【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A准确。 注意“眼花缭乱”的书写。B准确。 注意“殚精竭虑”的书写。C准确。 注意“荡然无存”的书写。D有误。“劳禄”的准确书写“劳碌”,注意“感慨”的书写。故选:D。【点评】在句子中辨析有一定
19、的难度,要细心。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的书写,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词语。3(2分)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今天他正襟危坐,和平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判若两人B这时总督本人进来,近五十岁的年纪,器宇轩昂C他的发言很精彩,全场上响起了抑扬顿挫的掌声D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滴滴汗水洒落在绿绿的原野上【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
20、正确。B正确。C有误,指诗文作品或音乐 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D正确。故选:C。【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4(2分)选出对下列句子无误的一项()A夏季是雨水泛滥期,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做好防洪抗洪工作。B由于“神十”航天员精彩的太空授课,使我对神秘太空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C社会上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D假如你是
21、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分析】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和修饰成分的残缺。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解答】A表述正确;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C语序不当,“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改为“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D搭配不当,关联词使用错误,将“尽管”改为“无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
22、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5(2分)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作者通过记叙与藤野先生的几次交往,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一些可贵品质B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C使至塞上写的是王维奉命出使西北边塞的情景,诗人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消息,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藤野先生的体
23、裁是回忆性散文。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6(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分析】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
24、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解答】顿号用来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A正确。B错误。十七八之间不用标点符号,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7(2分)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
25、;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BCD【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而后正确排序。解答此题要根据句意表述,弄清不同表达对象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诗词,名人、典故等,排序后通读确认。【解答】“踏访古村落”与“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句意相承;“杏花春雨,苏子吟唱,渔歌互答”描述的是江南美景,可与“梦游江南”匹配;“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是对沙漠景观的描述,“长河落日”是“长河落日圆”诗句的化用;名山古刹,暮鼓晨钟,多
26、用来形容佛家生活,“佛语梵音”则指佛家诵经声。根据以上分析,排列顺序为。故选:B。【点评】此题解答要紧抓描述对象的特点展开想像去辨析。二、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8(8分)(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解答】(1)长歌怀采薇
27、(重点字:采薇)(2)晴川历历汉阳树(3)大漠孤烟直(4)飞漱其间(重点字:漱)(5)夕日欲颓(重点字:颓)(6)渡远荆门外(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重点字:渐)【点评】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三、阅读理解(33分)9(5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念
28、无与为乐者想到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
29、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句意为: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句意为: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起。(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本句重点:空明,澄澈透明;交横,交错纵横
30、;盖,原来是。翻译: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交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3)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即可。文篇末议论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闲人”二字同时隐含着作者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我安慰。答案:(1)想到;共同,一起。(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交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3)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点评】“但”的解释: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仅仅)2、但当涉猎
31、(只,只是)10(5分)【乙】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龠(yu)古代容量单位。谑弄:开玩笑,嘲弄。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书遍乃已停止、止不择精粗选择(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幼时记趣B
32、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D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3)翻译下列句子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分析】参考译文:苏东坡平进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能求他书写,凡有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批评他,有时还一字不给。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纸的好坏就在上面写上。他喜欢饮酒,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是神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翰林们能与他争高下的呢?【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
33、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句意:写完才停止。已:停止、止; 句意:他不选择纸的好坏。择:选择(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注意结合句子分析其词性和意思。例句:连词,表转折,然而;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形容词,正确;C连词,表转折,然而;D代词,这样。(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正色:神
34、情严肃;诘责:责问;或:有时;与:给。句子翻译为:(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到底(最终)也不给(他)一个字。(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相关的信息“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可以看出其为人率真;书法技艺高超。答案:(1)停止、止; 选择(2)C(3)(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到底(最终)也不给(他)一个字。 (4)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酒量不行也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点评】已蒹蔬
35、采采。白露未已(停止)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且壮士不死即矣(算了,罢了)骨已尽矣(已经)11(13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两角钱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
36、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
37、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
38、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
39、要伸出手来。阅读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分析】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第二部分(25
40、),写我到邮局寄信件差了两角钱,是一个陌生的孩子帮助了我;第三部分(68)写我有了零钱想去邮局还给那孩子,但当我看到他甜蜜的笑容后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第四部分(9),写从此后,我向那孩子学会了力所能及的去帮助能帮助的人。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对我的帮助,他虽然人小,但是他给我的影响甚远,让我受益匪浅。【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可概括为:“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令“我”感动难忘。(2)本题考查
41、句子的赏析。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本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细读划线句可知,这是对男子的神态描写,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他的这种神态表现了既想帮助我,但是又怕我拒绝的矛盾心理。(3)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语境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可见,“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从前文可以看到原因在于: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5)本题考查
4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解答此题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合理想象。比如:真没想到,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是这样的快乐和自豪。(6)本题考查主旨的概括。分析“我忘不了男孩”的原因即是对文章主旨的归纳,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小说的主旨是从小说描写的整体生活画面中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把握小说的主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主题;从人物塑造看主题;从情节发展看主题;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本文中的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他的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他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
43、,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答案:(1)“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令“我”感动难忘。(2)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既想帮助“我”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3)“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4)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5)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是快乐和自豪的。(6)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点评】本阅读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其中第六题是难题,分析“我忘不了男孩”的原因,实则是对
44、小说主旨的把握,所以可紧扣文末的句子展开分析。12(10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枯萎的蒲公英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
45、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子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