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38MB ,
资源ID:11693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16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学案(含答案)

1、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掌握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2、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要求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特征:包产到户。(3)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3发展乡镇企业(1)开始: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2)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图解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易混易错家庭

3、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二、国有企业改革1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深化:1992年,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2)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3)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4)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思维点拨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模式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

4、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入宪法发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2.影响: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思维点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只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是行政手段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配置方式。社

5、会性质不是区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图解识记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一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提示变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问题: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6、。没有改变。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下图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注意图片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企业的所占比重的变化和图片的时间“1978年、2002年”等关键信息。材料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方向: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

7、展。从经济体制改革看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改革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会产生矛盾,要求改革来解决矛盾,正是由于有了社会矛盾,统治者才要求通过改革来巩固统治,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因此,改革又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3)改革能够调节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4)社会的发展证明了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抑或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而往往社会发展能推动改革的继续实施或使得改革更加深入。(5)社会的发展为改革提供新的素材。(6)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不

8、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主题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必要性材料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是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划线句子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坚持的原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提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恢复经济和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后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放弃

9、计划,而是把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2影响材料图一望穿饭锅等下勺图二白菜土豆排队买图三讲求营养碗变小图四四季蔬食满柜台图片信息“等下勺”“排队买”和“讲求营养”“四季蔬食”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材料中四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提示漫画通过两个时期的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沧桑巨变。图片中的望穿饭锅等下勺和白菜土豆排队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下,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讲求营养碗变小和四季蔬食满柜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特点(1)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10、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2)特点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

11、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全面认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必要性(1)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

12、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7意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

13、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1(2018武汉高一检测)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的漫画来自家乡的喜讯。该漫画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A中国共产党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 D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答案B解析漫画的寓意是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B。2(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私下签订了一份包干合同书,“(分田到户后)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

14、钱要粮”。由此开始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这一尝试()A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B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答案C解析材料描述的是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这一尝试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正确。3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答案B解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粮食商品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故B项正

15、确。4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该材料可以直接证明()A现代企业制度已在我国完全建立B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

16、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可知,反映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正确。A、B、D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6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口号作为思想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

17、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标语。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对内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答案(1)指导思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失误: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事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第(1)问,抓住时间“1958年”,此时中国处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第(2)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第(3)问,注意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事件”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