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与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kun) 燎原 戛然而止(ji) 人情世故B陨石(yun) 羁拌 天衣无缝(fn) 纷至沓来C怅惘(wn) 劫难 金吾不禁(jn) 风雪在途D家眷(jun) 震憾 窈窕淑女(zho) 豁然开朗2(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B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
2、皑的冬季。D这次县教科局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4(3分)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课文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B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均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庄子,名周,战国
3、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明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比兴手法引出吟咏的对象。二.科技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5(9分)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吴练勋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 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 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
4、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 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 大特色。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 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 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 文献。说起侗族大歌的形式,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
5、年男女在山上耕种。 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 音有高有低,此起彼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形成了。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 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 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 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 3 人以
6、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 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 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 支声方法进行变唱,一个人的变唱较为自由,旋律容易清洗。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 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 抑扬其音,殊为动听。”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 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 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
7、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 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 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 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 其独特的演唱方式
8、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 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 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选自柳州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侗族大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B侗族大歌是侗家人的精神食粮,它倾诉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向人们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C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由 3 人以上的歌班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 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
9、干低音。D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其歌词内容在陆游邝露的著作中均有记 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其编创的一大特色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B侗族大歌按音色和体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全靠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C侗族大歌结构首尾呼应,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都采用比兴手法,所以意蕴深刻。D侗族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即兴变唱,有时也可成为主旋律。(3)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段摘录旧三江县志的记载来说明侗族大歌的唱法,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第段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侗
10、族大歌的形成,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从形成、类别、声部、结构等方面分别对“侗族大歌”做了介绍。D第段通过介绍侗族大歌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其价值。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15分)6(15分)【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11、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桃花源记节选)【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 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节选)【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
12、,错误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B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方:正,正在)C悉如外人(悉:全)D自恨不如远甚也(恨:痛恨)(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B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3)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仙境,层层设疑,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乙文记述了作者旅途见闻,表现了一家人各得其所的安逸生活。C甲乙两文都是依据作者亲身经历,如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农家乐的图景。D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向往之情。(4)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四.诗歌鉴赏与默写(14分)7(3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月 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早 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偏知:才知。驼褐:用兽毛制成的上衣。(1)月夜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早行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2)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
14、分析。8(5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请补写出下面诗文名句。(1) ,悠悠我心。(子衿)(2)微君之躬, ?(式微)(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蒹葭)(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五.文章阅读(25分)9(12分)阅读傅雷家书节选,完成各题。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 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 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 岁
15、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 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啰哩啰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 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 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
16、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 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 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 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 年 1 月 30 日晚)(1)第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
17、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 字以内)从语言运用角度进行分析,说说第段画线的句子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4)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10(13分)阅读短文永远的月光,完成各题。明月心中有,不必
18、问苍天!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 间流动、荡漾。所以,当月光照着你的时候,你必能感受得到暖暖的绵绵的情意。在我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你看那月光,从不厚此薄彼,从不随波逐流。她夏不炽热,冬无寒意;春不矫恣,秋无傲衿。她从容迎送四季,坦然亲近万物。月光是最公正的。无论你是万人推崇的英豪,还是经纬天地的人杰,在质朴无华的月光 下,你也仅仅是一个“千里共婵娟”的满怀情意的普通人。无论你是地位卑微的小人物,还是 尊严全无的乞丐,在深邃洞明的月光下,你亦会是一个“月是故乡明”的饱怀情思的常人。世 俗将人分出等级,而公正的月光却将人性拉近,她深深地
19、懂得:人,是平等的。你能读懂月光的深邃吗?在繁华褪尽的夜晚,月光倾照的时刻。静静地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与玄奥的自然竟是如此的亲近,而月光就是我们与天地沟通的唯一言语。宇宙、历史、人生等等,都闪现在月光质朴的言语里,她把世界的本真变成平实的光辉照进我们 平庸的内心。她告诉我们:善与美,并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 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当然,在月光下我们还会有更深的感悟深邃并不是深奥,而是深明人心!月光是有魂灵的。即使是在下着滂沱大雨的暗夜,即使身处诡谲凶险的暗室,我们 依然能感受得到月光的魂灵她从历史的苍穹里投射下来,从不朽的诗篇中巍然走来,从遗落的文明里闪烁而来月光从不远离
20、那些热爱她的人,只要你心怀美好与善意,心 中的月光常照常新。即使你并不热爱月光,月光的魂灵亦时时刻刻质逼着你,促你自觉,启你反省。有人的地方,就有月之魂灵,就有善的希望和美的梦想。月光亦是一名永远的斗士。几千年来,她既在激奋着我们的情思,又在与阴暗和腐 朽做着顽强的斗争。人性的自私、卑劣,制度的黑暗、衰朽,有时差点将她击毁,但她从 不后退。敌人越强大,她就越要勤洒光辉;敌人越凶残,她就越要勤布光明。总有人读不 懂月光,也有人诋毁月光,有时她只是一名孤独的斗士。但她不惧孤独,勇于担当,不羡 骄阳之烈强,不厌群星之弱暗,始终引领着人性向温暖、和美的方向艰难进发。月光的道路并不平坦,厚的云、寒的雨、
21、阴的风时常笼阻于路上。拒绝月光的人们,有的投入外敌,有的互相残杀;心中没有月光的人们,有的迷恋金钱,有的腐蚀法理。可 敬的是,崎岖艰难的道路上,一直都有月光慰藉着我们,指引着我们。沿着月光的道路,我们踏过荆棘,穿过迷雾,探寻着富强的入口。每个信仰月光的人,心中永远都有绵绵的月光。只是我们个人的光辉还有些暗弱,无法满照大地。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月光尽力投射出来,我们的心光才会凝聚成片。当心光 与月光辉映的时候,我们定然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1)在作者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请你根据段的内容分点概括月光在作者眼中的内涵。(2)“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
22、、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请你列举一个“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诗人及其作品(或诗句)。(3)可否将画线句子“善与美,并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中加点的“并不见得都是”改成“并不是”?为什么?(4)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六.语言综合表达(11分)11(2分)名著导读“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
23、自苏联小说 ,这段话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12(4分)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 。13(5分)学校准备开展以“品质消费、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右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 2018 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的宣传海报,请说明该主题的核心含义。(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12 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9.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0.2 个百分点。在消费升级趋势的影响下,
24、居民们开始倡导更为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品质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热词。“今年才刚开始,我家就已经新买了液晶电视,每个人都换了一台高配置的手机。”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消费会更看重价格,现在会让孩子提前搜集资料,做好对比。“简单点说,就是价格我无所谓,东西好、适合我、用着舒服才最关键。”“小磊马上就开学了,孩子大了,又在外地上学,你去到专卖店买鞋吧,又舒服又耐穿又好看,还有面子。”3 月 6 日,记者前往县城 XX 社区采访时,赵大娘正在和她女儿视频,并嘱咐女儿要注重生活品质。 今年 24 岁的周倩是一名事业单位职工。每逢周末,她都会和朋友们相约,要么逛街吃饭看电影,要么去书店喝杯咖啡,看看书
25、,或者运动出汗徒步行。记者前往采访时,她正在健身房练器械,据说要练出马甲线。在她和她的朋友们的消费理念里,更多的是格调、轻奢、品位,体验的是“物质+服务”的双重消费感受。七.交流与表达(40分)在下列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班名14(40分)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15题目: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
26、志物之一。一机在手,分隔可闻亲友声,闭门可知天下 事,闲以自娱,忙以减负。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假如有一天,你没有携带手机,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请你发挥想象,以“手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017-2018学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与积累(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kun) 燎原 戛然而止(ji) 人情世故B陨石(yun) 羁拌 天衣无缝(fn) 纷至沓来C怅惘(wn) 劫难 金吾不禁(jn) 风雪在途D家眷(jun)
27、震憾 窈窕淑女(zho) 豁然开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的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A正确;B有误,“陨石”应读作“yn sh”,“羁拌”应写作“羁绊”;C有误,“怅惘”应读作“chng wng”,“金吾不禁”应读作“jn w b jn”,“风雪在途”应写作“风雪载途”;D有误,“震憾”应写作“震撼”,“窈窕淑女”应读作“yo tio sh n”。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管面
28、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B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这次县教科局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解答】A、B、C正确。D有误,意为赞叹观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用在此处是语义不当。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
29、,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语序不对,将“圆梦”放在“追梦”之后;B缺少主语,去掉“通
30、过”或“使”;C正确;D缺少宾语,在“灵活”后面加上“的特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4(3分)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课文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B北冥有鱼大道之行也均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删节,虞初新志是明代张潮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核舟记的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
31、05 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比兴手法引出吟咏的对象。【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B有误,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C有误,张潮是明末清初人。D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二.科技说明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5(9分)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吴练勋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
32、多声部合 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 年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 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 大特色。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 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
33、确地记载了“侗人善 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这是数百年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 文献。说起侗族大歌的形式,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 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那些声 音有高有低,此起彼伏。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形成了。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 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 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
34、、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 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 3 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 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 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 支声方法进行变唱,一个人的变唱较为自由,旋律容易清洗。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 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 抑扬其音,殊为动听。”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
35、 派生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 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 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 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
36、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歌 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大歌以 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 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 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选自柳州日报,有改动)(1)下列关于“侗族大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其主要特点是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B侗族大歌是侗家人的精神食粮,它倾
37、诉侗家人的喜怒哀乐,向人们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C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由 3 人以上的歌班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 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D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其歌词内容在陆游邝露的著作中均有记 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CA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其编创的一大特色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B侗族大歌按音色和体裁,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全靠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C侗族大歌结构首尾呼应,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都采用比兴手法,所以意蕴深刻。D侗族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即兴变唱,有时也可成为主旋律
38、。(3)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A第段摘录旧三江县志的记载来说明侗族大歌的唱法,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第段叙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明侗族大歌的形成,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从形成、类别、声部、结构等方面分别对“侗族大歌”做了介绍。D第段通过介绍侗族大歌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其价值。【分析】本文为我们介绍的对象是侗族的“大歌”。文章首先介绍说明的对象,接着为我们具体介绍侗族大歌的悠久历史与独特的特点,最后总结,指出侗族大歌的意义与研究的价值。【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
39、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ABC正确;D有误,选文第三段中陆游和邝露的著作中记载的是侗族大歌演唱的情景,而非记载歌词内容。故选D。(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比对。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ABD正确;C有误,原文第八段中说“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而非“都”,此处犯了绝对化的错误;故选C。(3)本题考查内容与写法的分析。A有误,文章第段摘录旧三江县志的内容,从说明方法上来分析,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而不是举例子;BCD正确;故选A。答案:(1)D(2)C(3)A【点评】本阅读第(3)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到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初中
40、说明文常用说明方法的分类及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引用: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从而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15分)6(15分)【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41、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桃花源记节选)【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
42、舍骑步行,过 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节选)【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A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B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方:正,正在)C悉如外人(悉:全)D自恨不如远甚也(恨:痛恨)(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A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B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3)下面对甲、乙
43、两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甲文作者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仙境,层层设疑,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B乙文记述了作者旅途见闻,表现了一家人各得其所的安逸生活。C甲乙两文都是依据作者亲身经历,如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农家乐的图景。D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向往之情。(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分析】【译文】【甲】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
44、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
45、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乙】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奖杯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B、C正确;D有误,句意为: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恨,遗憾。故选:D。(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