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39.10KB ,
资源ID:1149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14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3课《与高司谏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3课《与高司谏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1、第13课与高司谏书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古代的一种文体。B项顾及/只不过。C项言论/说。D项获得/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判断动词,是,就是。A项介词,因为/连词,而,因而。B项代词,你的/代词,他。C项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亦将闵足下之不能B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C大抵罪在默默尔D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答案C解析A项“闵”通“悯”。B项“有”通“又”。D项“已”通“以”。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2、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是聪明有所未尽B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C此君子之贼也D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答案D解析A项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B项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C项古义:败坏者,祸害。今义,偷东西的人;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邪的,不正派的;狡猾。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此乃庸人之常情B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C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D予本非文人画士答案C解析C项为省略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

3、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效

4、也。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当去之去:离开B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堪:能胜任C春秋之法,责贤者备 备:具备D使正予罪而诛之 诛:惩罚答案C解析备:详尽周全。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介词,“拿、用”/“因为”。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均为代词,相当于“这”“那”。D项均为转折连词,“可是、却”。8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选部分第1段的开头作者以天子之圣明,斥责高若讷的失职,贬斥其“在其位而

5、不言”的行为。B作者以安道、师鲁的直言敢谏与高若讷的“默默”作比较,痛斥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C文段中“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一句,突出表现了作者无私无畏的慨然正气。D文章最后一段说明了作者与高若讷交情之深厚,同时说明了写信缘由。答案D解析“说明了作者与高若讷交情之深厚”错。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译文:_(2)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译文:_答案(1)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尚且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2)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羞辱的,是您啊。三、课外阅读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6、成文后题目。新五代史一行传序欧阳修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

7、人之禄,俛注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悌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作一行传。注俛:同“俯”。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

8、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B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C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D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答案C解析先比较四个选项找出断句标注的不同之处,再根据句意进行推断。“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作为主语“材贤”的并列谓语,不能隔断,排除B、D两项;“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属于假设关系复句,也是“颜子之行”的谓语,不能隔断,排除A项。

9、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的“缙”是“插”的意思,“绅”指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古代朝会时官宦把笏板插在腰里,后成为官宦的代称。B“礼义”是道家倡导的“五常”的标准,即:仁、义、礼、智、信。“义”遵循正义的生活道路,“礼”遵守维系社会的规则、形式。C“中道”即“中庸之道”,儒家的最高标准。大意是为人做事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D“人伦”指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答案B解析不是“道家”,应为“儒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行传是欧阳修著的史书

10、新五代史中的一个合传,记载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本文是这个合传的序。B序文的第1段是这篇序的主体,交代作传的缘由。作者先感叹五代之乱,又感叹忠臣义士之少,但坚信必有节义之士,尽管搜寻困难,但终有所获。文字迂回曲折,层层深入。C从第2段起,作者分别记载了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有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郑遨、张荐明,有坚守道义的石昂,有宁死不屈的程福赟,有恪守孝悌之道的李自伦。D欧阳修对于几个传主的叙述,方式富于变化,但有一个句式“吾得一(二)人焉”却四次反复使用,以反映搜求不易。叙述、评议和感喟交织在一起,回环往复,令人回味无穷,深得太史公笔法神理。答案C解析程福赟不是宁死不屈,而是忠于君主

11、,顾及大局,以忠获罪而至死不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译文:_(2)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译文:_答案(1)虽然够不上符合中庸之道,然而与其享用着别人给的俸禄,低着头忍受着羞辱,如何比得上无愧于内心,放纵身心(不受拘束)而自得其乐(或:让自己得意开心)呢?(2)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显著,也没有书籍记述编排,只有他们的姓名有的还能够在书中见到,我也不敢埋没他们。参考译文唉!五代之乱达到顶点了,这就是传记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呀!在这个时候

12、,做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做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十分满足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我认为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何其少啊!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从而礼仪衰败,风俗毁坏,而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未尝没有这样的忠臣义士啊。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时疾世远离尘世而不能显露于世。自古贤才,有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的,有的人困顿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他们即使有颜渊的品行,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名声也不会显扬。何况是世道多有变故而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

13、候呢?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但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我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义士,却因乱世分崩离析,书上文字残缺,不能再找到了,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人罢了。生活在山林中和麋鹿为伍,虽然够不上符合中庸之道,然而与其享用着别人给的俸禄,低着头忍受着羞辱,如何比得上无愧于内心,放纵身心(不受拘束)而自得其乐(或:让自己得意开心)呢?我找到了两个人,名叫郑遨、张荐明。权力和利益都不能让他的心灵屈服,担任官职或不担任官职都不违背他的道义。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石昂。如果对君主有利,因为忠诚而获得罪名又何必为自己表白;有直至死亡也不说出来的人,这就是古代的义士啊。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程福赟。五代时期社会混乱,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一直到兄弟间、夫妇间的人伦关系,没有不严重毁坏的,而伦理几乎灭绝了。就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以孝悌之礼修身于一乡并且像风一样推行到天下的人,或许还是有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显著,也没有书籍记述编排,只有他们的姓名有的还能够在书中见到,我也不敢埋没他们。而大致可以写下来的人,我也找到了一个,他叫李自伦。于是我写了一篇一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