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610.33KB ,
资源ID:11420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142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1课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1课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学案(含答案)

1、专题解说奏议是古代臣吏进言、进谏和政论类文章的总称。这种文体可远推至尚书中记载的君臣言论,秦汉以后所谓的奏、奏议、奏疏、奏对、奏状、奏札、对策、上书等皆可归入奏议的范围。唐宋八大家都怀有政治抱负,有的还是朝廷重臣,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政治主张或变革方案。他们的奏议能够清晰地分析形势,借鉴历史,陈述利害,提出对策,而文字之间又充满了忠爱诚恳之心和淑世拯民之情。学法指导1.学习文章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与众不同的说理方法。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理解作者在奏议中所表达的改革思想和积极意义,学习作者身上体现出

2、的极为可贵的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第21课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荆公新学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以思想家的身份投身改革,他构建了一套“荆公新学”的理论,为改革进行理论准备。王安石认为,孔孟经学精义自“秦火”后散失,章句传注陷溺人心,湮灭了经义的“妙道”,遂使异端横行;因此他要重新训释经籍,使义理明白,消除以往对经学的曲解,从而能够以经学来化民成俗,这就是“荆公新学”。其主要内容一般指三经新义(即诗义书义周礼义)和他为释经而作的字说。三经新义的撰修,体现了王安石“以经术造士”的思想,即要以真正的孔孟之道来培养“干部队伍”。“荆公新学”渐成官方显学,依据三经新义撰写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理论的准

3、备,是王安石变法取得部分成功的重要经验。“札子”指给皇帝的奏章。本文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上距宋太祖赵匡胤称帝的建隆元年(960)共一百零八年,称“百年”是举其成数。宋神宗赵顼是一个有志图强的年轻皇帝,公元1068年即位时只有二十岁,出于谋求富国强兵、改变“本朝”积弊的迫切愿望,他即位第二年便召见王安石进京议事,询问本朝开国百年享有太平的原因,本文就是作者应对之后写的奏章。在这封奏札中,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剖析仁宗时代政治上的得失,表面看讲的是宋朝“百年无事”的道理,实际上是在总结百年来积弱积贫的历史教训。他认为本朝历代帝王都是因循守旧,不思改革,因而才形成吏治败坏、财物匮乏、武备松弛、

4、徭役繁重,“民不富”而“国不强”,表面“无事”而危机四伏的局面,因此希望神宗能亲近群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作者的见解十分中肯,得到了神宗的重视。赵顼览奏的第二天便要王安石详陈革除弊病的“设施之方”,次年又拜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支持他的变法活动。这封奏札实际上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奏札前半部分重在探讨宋兴以来百年“无事”的原因,主要以仁宗执政为例,其间对历代君主多有颂扬之词,而在历数仁宗美德时,也未把话说绝,为后面揭露矛盾留了余地。后半部分主要是痛揭时弊,单刀直入,文笔犀利,“其于宋室中叶之病,言言洞中膏肓矣”(顾震沧荆公年谱)。最后又回到原题,概言宋兴百年“无事”实乃天助

5、,并非人力所致,并寄希望于神宗,言其倘明此理,“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文章纲举目张,层次分明,衔接自然。它运用反复驰骤的手法以突出作者的观点,采用对偶、排比句式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虽为奏札,亦琅琅可诵。1读准字音(1)日晷(u) (2)诚悫(qu)(3)骁雄(xio)(4)升擢(zhu) (5)寇攘(rn)(6)申敕(ch)(7)疆埸(y) (8)羁縻(j m)(9)奸慝(t)2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以(2)于(3)将(4)见(5)一3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内以平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宗室则无教训选举之实古义:教育,教导。今义:教育训诫;从

6、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4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宁屈己弃财于夷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2)断狱务在生之:使动用法,使活下去(3)随辄上闻:使动用法,使听到(4)兵士杂于疲老:形容词用作名词,疲老之人5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判断句(2)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被动句6翻译下列句子(1)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译文:_(2)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译文:_(3)刑平而公,赏重而信。译文:_(4)此赏重而信之效也。译文:_答案(1)太宗皇帝凭着他的聪明英武继承了太祖的事业,真宗皇帝以他的谦逊仁慈来保持太祖的

7、事业,一直到仁宗皇帝、英宗皇帝,都没有失德的地方。(2)这就是本朝掌握政权百年而天下没有出现动乱的原因。(3)使用刑法公平合理,赏赐优厚而讲信义。(4)这是赏赐厚重又讲信用的效果啊。 1作者认为本朝“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的原因“虽曰人事,亦天助也”,这里的“人事”和“天助”分别指什么?作者认为哪一个是主要原因?答:_答案“人事”是指“盖累圣相继,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忠恕诚悫”;“天助”是指“赖非夷狄昌炽之时,又无尧、汤水旱之变,故天下无事”。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天助”。2王安石对本朝的累世积弊作出了怎样的分析,其目的何在?答:_答案他对北宋累朝政治弊端的分析,触及议事制度、君臣关系、用人

8、标准、取士之法、管理考核、上下风气、农民生活、兵士将官、宗室教养以及理财等重大问题,让人看到的是北宋王朝的千疮百孔、积弊丛生。基于这样的事实,王安石对“享国百年,天下无事”提出了“虽曰人事,亦天助也”的总评价,实际是对北宋前朝皇帝的无所作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宋神宗治国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即所谓“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3文章中间三段是论述的主体部分,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谋篇布局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有何作用?答:_答案第2段落笔通贯北宋立国五帝,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北宋享国百年天下无事的原因。第3段以五帝之一的仁宗为例,取历年最久、己所亲历的时代作解剖,具体阐述本朝百年无事的诸

9、多原因。两者之间是线与点的关系,前者是全面考察,后者是个别分析,两者结合论述,能使宋神宗对于“本朝百年无事”的问题得到全面而具体的认识。第4段客观陈述本朝因循恶俗的诸多弊病,尖锐地揭示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情况。从第4段首句“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与第2段末句“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的照应中可以看出,第4段文字直接上承第2段,是对第2段“天下无事”的意义转折,构成了文章主体部分内容上相反相成的奇特景观。从第2段和第4段两部分文字的逻辑关系来看,重点显然在转折之后的第4段,即关于本朝累世治国弊病的陈述上。这样的谋篇布局有利于突出重点,充分论述中心问题,引起宋神宗对于本朝积弊的高度重视,从而

10、坚定他的变法决心。1试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与说理艺术。答:_答案本篇政论文纲目清晰,说理透彻;措辞委婉,感情直白坦诚。既提出了问题,又使神宗容易接受,是历代奏议中的佳作。论证层次:纲目清晰,说理透彻。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的论证思想,例证的说明方法等。措辞委婉,感情直白坦诚:主要从语言表达和表述思路上进行分析。a.语言表达上谦恭委婉。如第1、5段,极尽臣子之礼。b.表述思路上以颂扬为铺垫,寓贬于褒,欲扬先抑。如第2、3、4段。由此,王安石剖析了宋仁宗统治的四十多年中的种种弊病,透过“百年无事”的表面现象揭示出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指出因循守旧的危害,并就吏治、教育、科举、农业、财政、军事等诸方面的改

11、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2作者在直陈本朝弊端时,表达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效果?答:_答案多用“非不,然”“,而”“虽而”等转折句式,这样在肯定的基础上否定,既使说理辩证,也使表达更加得体,使神宗皇帝更容易接受。雨夜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伫立在窗前。透过这层层叠叠的雨帘,我看到了繁华的东京,我看到了这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边境战事频起,而我们一败再败。朝臣们在问:“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泱泱大国的百万雄师竟在夷狄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百姓们在问:“我们的赋税又去了哪里?”是呀,我也想不明白,年年征收岁银,可仍然是入不敷出,朝廷真的是没钱了吗?那么,那些高官侯爵的广宅良田、锦衣玉食又是从

12、哪儿来的呢?他们怎么就听不见这大厦将倾的呻吟呢?我站在这朝堂之上递上了我的奏章,里面是我变法的所有主张。我知道这会得罪许多人;我也知道自己可能面对的是艰难险阻;我更知道,倘若变法失败,我将背负起千载骂名。但我仍然愿意拼上我的性命去赌一把,因为我坚信,变法若成,大宋将不必向夷人称弟称臣,不会再听到百姓的怨声载道,不会再有人起兵造反,大宋将延续千秋百代,万世永昌。阻力,比我想像的还要大。朝中似乎除了宋神宗,没有一个人支持我。那些王公贵族诋毁我,唾弃我,我可以理解,可以忍受。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反对者中竟有我的恩师欧阳修和我的得意门生苏轼。他们上书朝廷,力陈变法之害,而我不得不因此将他们贬谪。而百姓

13、,更是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毁坏我的府邸,污辱我的名节。众叛亲离是什么滋味,我总算尝到了。没关系,我对自己说,他们不久就会看到变法带来的好处,他们会体谅我的。可是现在,谁又看到了我的呕心沥血,我的忧劳成疾呢?我在等待,等待奇迹出现的那一刻。我不需要万人颂扬,我只是希望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呀!我还是没能等到这一刻,宋神宗驾崩了,我惟一的,也是最后的支持倒塌了。我甚至可以看见和我一样殷切希望大宋强大的神宗皇帝死前的不甘与不愿。我拼尽全力,可连我自己都明白变法再也不可能推行下去了。那些原来为了升官发财而依附我的人早就散光了,只有我一个人在苦苦地维持这一切。太后仅是一道谕旨,就让司马光废除了我所有的努力。我独站在窗前,仰天长叹。看来我是改变不了大宋这盘残棋的命运了,我这振翅一搏换回的只是遍体鳞伤。可我不后悔,我的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外面的雨丝溅上了我的面颊。后记:王安石变法是在我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进行的一场大变革,尽管变法失败了,但他仍然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