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定项选择题专练七11一种合成某药物中间体Z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X最多能消耗溴水中的2molBr2BY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Z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D用银氨溶液可以检验Z中是否混有X答案C解析苯环上羟基的邻位和对位氢原子能够被溴取代,1molX最多能消耗溴水中的3molBr2,故A错误;Y中含有氯原子,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苯环是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Z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故C正确;Z和X中都没有醛基,用银氨溶液不可以检验Z中是否混有X,故D错误。12下图所示为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
2、电池使用KOH和K2Zn(OH)4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溶液中的K移向负极B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会升高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HNiOOHe=Ni(OH)2D负极质量每减少6.5g,溶液质量增加6.3g答案BD解析根据镍锌可充电电池放电时电极发生物质转化的示意图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锌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K2Zn(OH)4,NiOOH为正极,得到电子生成Ni(OH)2。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放电时负极的逆反应,反应后电极附近的pH会升高,故B正确;放电时NiOOH为正极,得到电子生成Ni(OH)2,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正极反应为Ni
3、OOHeH2O=Ni(OH)2OH,故C错误;负极质量每减少6.5g,即0.1mol锌,转移0.2mol电子,正极上0.2molNiOOH转化为0.2molNi(OH)2,质量增加0.2g,溶液质量增加6.5g0.2g6.3g,故D正确。1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该溶液中含有NHB向铅丹(Pb3O4)中滴加浓盐酸,生成黄绿色的气体氧化性:Pb3O4Cl2C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并静置,下层为橙色裂化汽油可萃取溴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白色沉淀Ka
4、2(H2CO3)Ka(HClO)答案B解析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A错误;向Pb3O4中滴入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Pb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Pb3O4具有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氧化性:Pb3O4Cl2,故B正确;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不可萃取溴,故C错误。14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L1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c(OH)B0.1molL1HCN和0.1molL1NaCN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CN)c(Na)c(CN)c(H)c(OH)C0.1molL1Na2C2O4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H2C2O
5、4)c(HC2O):3c(H2C2O4)c(OH)c(Cl)D0.1molL1NH4H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pH7:c(Na)c(NH)2c(NH3H2O)c(SO)答案AD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H)c(Na)2c(CO)c(HCO)c(OH),根据物料守恒,c(Na)c(H2CO3)c(CO)c(HCO),将上述2式处理得c(H)c(H2CO3)c(CO)c(OH),故A正确;0.1molL1HCN和0.1molL1NaCN的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可以忽略NaCN的水解,主要考虑HCN的电离,则c(CN)c(Na) c(HCN)c(H)c(OH),故B错误;根据物料守恒c(Na)2c(
6、HC2O)c(C2O)c(H2C2O4)及电荷守恒c(Na)c(H)c(Cl)2c(C2O)c(HC2O)c(OH),当c(H2C2O4)c(HC2O)时联立两式得c(OH)c(Cl)3c(H2C2O4)c(H),所以3c(H2C2O4)c(SO),故D正确。15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molL1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合理的是()A由、可知,pH越大,2价铁越易被氧化B由、推测,若pH7,2价铁更难被氧化C由、推测,FeCl2被O2氧化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60、pH2.5时,4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大于0.15amolL1h1答案D解析由、可知,pH越小,2价铁氧化速率越快,故A错误;若pH7,FeCl2变成Fe(OH)2,Fe(OH)2非常容易被氧化成Fe(OH)3,故B错误;由、推测,升高温度,相同时间内2价铁的氧化率增大,升高温度2价铁的氧化速率加快,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50、pH2.5时,4h内Fe2的氧化率是60%,即消耗0.6amolL1,4h内平均消耗速率等于0.15amolL1h1,温度升高到60、pH2.5时,2价铁的氧化率速率加快,4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大于0.15amolL1h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