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42KB ,
资源ID:10817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81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对练七古诗的写景艺术专练(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准对练七古诗的写景艺术专练(含解析)

1、精准对练七古诗的写景艺术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西苏家【注】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的能力。回答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结合诗歌中描写雨后景象的诗句逐一筛选、提炼、概括即可。答案: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

2、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第二联”“写景精细”,然后结合相关诗句,把关键的景象点提取出来并具体分析:_如上句中的“风林”交代背景,而在整个风林中“一叶”落下则显得格外凄清;下句中的“露草”指露水沾湿小草,显示秋意已深,“百虫鸣”指秋虫鸣叫,备显凄凉之意。另外,要注意明确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如写秋虫鸣叫,是为了衬托秋夜的寂

3、静,这里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最后还应点出景物整体的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答案: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以动衬静,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这是一首借禅意表达诗人追求宁静淡泊情趣的诗歌。全诗围绕“寻”字展开,前四句叙寻而不遇,着重描写了常山道人隐居地清幽、宁静的环境,后四句写入山寻找道士所见到的清新宜人景观,

4、尾句表现惬意自得的喜悦。应紧扣题干中的“隐居地”,从前四句中组织答案,要联系景物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景色特点并作适当分析说明。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

5、。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两首诗都写了“木芙蓉”这一物象,但表现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物形象。形象分析题一定要结合诗句中表现形象特征的关键字眼作答。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木芙蓉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5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村饮黎简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

6、野棠边。谷丝久倍寻常价,父老休谈少壮年。细雨人归芳草晚,东风牛藉落花眠。秧苗已长桑芽短,忙甚春分寒食天。【注】黎简: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醵(j):凑钱喝酒。诗歌第三联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中描绘的画面。考生先要提取诗歌第三联中的典型意象,如细雨、归人、芳草、东风、老牛、落花等,然后将意象组合起来形成画面,并对画面特点加以概括。概括时要分清哪些是画面的背景,哪些是主体形象。如细雨蒙蒙、芳草萋萋、东风吹拂、落红无数是画面背景,暮归的农人、枕着落花休息的老牛是主体形象。最后要明确画面体现的季节以及画面体现的总体风格,如诗中落花体现暮春时节,农人归来、老牛休息表现了宁静悠闲的生活场景。答案:这两句选取了细雨、芳草、东风、落花、归人、老牛等典型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细雨蒙蒙、芳草萋萋、风吹芳草、落英无数的环境中农人晚归、牛枕花眠的宁静悠闲的暮春乡野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