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79KB ,
资源ID:10442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44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8-2019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 , 。(2)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4)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5)把曹植的梁甫行默写完整。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 。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 k l xi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2)

2、她常常肝疼得整宿fn li f q 地睡不了觉。(3)他的游记里,十分tu chng 这座桥。(4)它没有p su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B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C她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通过并讨论了文明公约。(“通过”和“讨论”对调)B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

3、、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将“牺牲”改为“放弃”)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5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和成功者交朋友。可见,我们要成功,交朋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为了同学们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4、 请大家写一个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或故事名称,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6阅读: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

5、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出入之迂也 甚矣,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6、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7(二)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方山子

7、:苏轼的好友。原名陈慥。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宗:尊奉。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过岐亭,适见焉/及鲁肃过旬阳 B方山子亦矍然/欣然起行C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余告之故 D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男女老少(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其 家。(3)比较记承天诗夜游和方山子传,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8端州遗砚郑洪杰 马

8、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时至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惟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砚。因有名砚,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鹏鸽眼。这种砚,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乃正品名砚哪!问其价,专

9、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又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城。恒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的车,捻须在手,轻轻微笑。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

10、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方喜出望外双手打拱,说,我料你该来了。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捱,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情赏玩。今日专程来访,不知老人家肯否赐我眼福。 恒运老人乐呵呵取出名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观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砚质系水云母类粘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端砚精品,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拙见,贵在花纹:这是砚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

11、欲起!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 恒运老人听罢赞道,县长见地极是。还有,你看这图案雕琢细腻,两龙对舞呼呼生风,游云飘逸吹之欲散,更见古朴和价值。 林县长由衷赞道,正是正是,不知您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祖先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祖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砚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纳之。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情似波澜。他动情道,算来,我也门出丹青世

12、家,祖父、父亲均有造诣。我自幼受其熏陶,也识得点墨在胸,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日见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知州当差,可听过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砚。为表清正,还将朋友所赠之砚,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也非寻常之砚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砚便是包拯所掷砚中之一。看这七颗石眼,列成勺形,正是相传七星北斗名砚!确为当年祖先目睹的包拯掷砚,因惜其珍,才历经艰难潜返山中寻觅。可惜

13、其余或粉或损,惟有此砚落入草莽,得以保全,重见其辉。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九百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砚。老人家,这砚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以砚为证为鉴,将佳话说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老人再三欲赠,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颤颤将砚收回放好。之后,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才登车惜别。 回望渐逝远去的车子,恒运老人竟潸然落泪,由衷感叹说,清如水,明如镜,爱子民,前不见古人后却有来者!这等好官,只盼多些,再多些!(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精华本)(1)文章第3段写专家对端砚的鉴赏,表达了端砚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2)林县长对古砚的评价和援引

14、“包拯三掷砚”的传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写“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不仅从侧面突出了古砚的珍贵,而且含蓄讽刺了个别官员尸位素餐、不知造福人民的丑恶嘴脸。B恒运老人的端砚出之烂柯山老坑,质地是端砚之最。而且有“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的鱼脑冻纹等,是砚中的极品。C林县长刚上任时并不知道马回头村恒运老人有古砚,所以他虽然在马回头村察看了三天,却只是忙于“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一直到三年后才闻名而来看古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林县长是关心老百姓苦乐的好官。D恒运老人

15、决心把古砚赠送给林县长,一是因为林县长造福了地方百姓,同时也是因为林县长精通砚器。E林县长坚决不受古砚,一是因为此砚是清官包拯所掷弃,二是希望老人将自己不接受古砚的佳话说给后人,留下自己为官清正的美名。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9成语里的歌声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

16、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的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

17、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粱,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从成语中,人们还

18、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

19、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

20、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1)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找出第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答题卡上。(2)第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3)A详细介绍

21、“响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对详细介绍三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4)第段和第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写出两点即可。六、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0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大胆选择

22、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七、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1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去当学徒。起初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

23、思的事。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学堂设在我母亲娘家住的湘乡县。我的一个表兄就在那里上学,他向我谈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和“新法教育”的改革。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新学”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 我随表兄到那所学堂去报了名。我说我是湘乡人,以为这所学堂只收湘乡人。后来我发现这所学堂招收各地学生,我就改用湘潭的真籍贯了。我缴纳一千四百个铜圆,作为五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我父亲最后也同意我进这所学堂了,因为朋友们对他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这是我第一次到离家五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那时我十六岁。 在这所新

24、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另外一件事值得一提,教员中有一个日本留学生,他戴着假辫子。很容易看出他的辫子是假的。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 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有农民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学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 人家不喜欢我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在这个学堂,是不是湘乡本地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看是湘乡哪一乡来的。

25、湘乡有上、中、下三里,而上下两里,纯粹出于地域观念而殴斗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根本不是本地人。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 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但是我无心读古文。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动。一本是新民丛报,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当时我以为他是很进步的,但是他后来变成了反革命,变成了一个豪绅,在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中参加了反动派。(1)选文出自 一书,文中的“我”指的是 。(

26、2)“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联系作品,说说“这些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3)作者笔下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018-2019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

27、别)(5)把曹植的梁甫行默写完整。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独坐幽篁里(注意“篁”的写法);(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意“郎”的写法);(4)山随平野尽;(5)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注意“禽兽”的写法)。【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正确书写。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国民党反

28、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 k l xi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2)她常常肝疼得整宿fn li f q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3)他的游记里,十分tu chng推崇这座桥。(4)它没有p su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答案:(1)摧枯拉朽;(2)翻来覆去;(3)推崇(4)婆娑。【点评】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B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

29、上拖泥带水的。C她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CD正确;B有误,“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该成语望文生义,它一般指说话或写文章,与真正的泥水没有关系。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最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

30、确的一项是()A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通过并讨论了文明公约。(“通过”和“讨论”对调)B国家已经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将“情节恶劣”和“手段残忍”互换)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将“牺牲”改为“放弃”)D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

31、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解答】ABD修改正确;C修改不正确,本句语病应是重复赘余,“近”与“左右”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针对句子准确判断病因,找准病灶部位,对症修改。5世界华人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先生说:“要成功就要和成功者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和成功者交朋友。可见,我们要成功,交朋友很重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更重要。为了同学们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叩响友谊的大门,努力寻找

32、一把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 请大家写一个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或故事名称,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启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的积累运用及个性化理解。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要注意搜集名言警句,分门别类的整理下来并记忆。作答本题只要是有关交友的名言名句或故事名称都行,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等。根据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内容的理解,从“珍惜友谊、如何交友”等方面表达清楚获得的启示即可。【解答】答案:示例:交友名言: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交友故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等。启示与感想:朋友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积蓄,是一种相望与

33、相守,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与淡淡的共鸣。 今生,我以拥有我的朋友而骄傲!今世,我以朋友们拥有我而自豪!【点评】平时的学习和阅读中要注意搜集名言警句,分门别类的整理下来并记忆。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6阅读: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

34、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5、(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分析】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

36、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

37、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解答】(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句意:出来进去都要绕道。迂:曲折

38、,绕远。句意:你简直太愚蠢了!惠:通“慧”,聪明。句意: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虽:即使。(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词:曾(cng),副词,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损,削减。句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重点字词:彻,通达,这里指改变。句意:你思想顽

39、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CD正确;D有误,智叟“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移山的嘲笑;而其妻的“献疑”不是反对,首先前文“杂然相许”已经表明了态度,后面的“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提出了移山中会遇到的困难,不是阻止。故选:A答案:(1)曲折,绕远;通“慧”,聪明;即使。(2)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3)A【点评】词性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

40、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7(二)方山子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方山子:苏轼的好友。原名陈慥。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宗:尊

41、奉。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CA过岐亭,适见焉/及鲁肃过旬阳 B方山子亦矍然/欣然起行C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余告之故 D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男女老少(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其 家。(3)比较记承天诗夜游和方山子传,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苏轼:寻好友一起赏美好的月景方山子:隐居。【分析】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

42、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A、句意为: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过:经过;/句意为:等到鲁肃经过旬阳时。过:经过;B、句意为:方山子也很惊讶

43、。然:的样子;/句意为:高兴地起来行走。然:的样子;C、句意为: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故:老朋友;/句意为:我告诉他原因。故:原因;D、句意为: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少:年轻;/句意为:男男女女老人小孩。少:年轻人。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本句句意为: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根据句意,节奏应划分为:俯 而 不 答/仰 而 笑/呼 余 宿 其 家。(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比较。我们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官时所作,文中写了他用以排遣内心愁绪的方式是夜晚赏月;而本文中记述的方山子虽然

44、“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只得“遁于光、黄间”,可见其排遣的方式是“遁”于偏僻之处。答案:(1)C(3分)(2)俯 而 不 答/仰 而 笑/呼 余 宿 其 家。(2处断句 共2分)(3)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怀才不遇苏轼:寻好友一起赏美好的月景方山子:隐居。(共4点 每点1分)【点评】文言词“故”的不同意义: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故余虽愚(所以,因此)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8端州遗砚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时至90年

45、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惟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砚。因有名砚,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鹏鸽眼。这种砚,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乃正品名砚哪!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又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