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74.50KB ,
资源ID:10423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4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虔诚(qin) 香熏(xun) 狭隘(y) 恍然大悟(hun)B侥幸(jio) 侍弄(s) 契约(q) 自怨自艾(y)C囿于(yu) 殉职(xn) 偏方(pin) 嗤之以鼻(c)D兆头(zo) 够呛(qin) 瞎逛(kun) 苦心孤诣(zh)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恕 狼籍 昼夜 齐鼓相当B派遣 卓越 憎恶 抓耳挠腮C热枕 颓唐 肃杀 刻敌制胜D鄙簿 殖民 纯粹 索然寡味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

2、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地钻研。B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C他对老师无言的微笑、默默的关怀、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耿耿于怀。D他看对方的神态,全然没有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的味道。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C在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5(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3、是()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ABCD6(2分)下列对联对于应的作家或作品,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记B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杜甫C负云外雅志,宁舍五斗不舍五柳;淡俗内柔情,既有十愿定有十悲陶渊明D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

4、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鲁迅二、综合性学习(4分)(每小题4分,共4分)7(4分)【材料一】 王鹏运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成就的卓越人物,世间公认为词史上“晚清四大家”中的首席。康有为称许他“填词为光绪朝第一”。同时,他出生在临桂,长期在临桂居住、创作,更是临桂词派的创始人。【材料二】 著名学者、诗人沈家庄,旅居加拿大多年他准备出一本关于王鹏运的书,准备在加拿大举办临挂词派的专题活动。他希望自己永远做一名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材料三】 桂林某社区工作人员给记者拿出了一本封面印有“古韵今律”的诗集。这是社区诗词社的成员们学习、交流十九大精神后的心得体会。他们用一首首古韵盎然

5、的诗歌,记录着社会发展的新变化。(1)下列表述与以上相关材料不符的一项 A王鹏运是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B著名学者、诗入沈家庄因传播临桂词派成就突出,被公认为“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C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一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样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D文化的传承需要名家的引领,也同样需要大众的认同与广泛参与。(2)下面是桂林某校为“传承和弘扬桂林诗词文化”专题活动而设计的宣传标语,不够贴切的一项是 A古韵启心智,师生唱新曲。B山水甲天下,诗词育桃李。C古城换新貌,山水有清音。D名城有前贤,校园传文明。三、现代文阅读8(6分)漫谈桂文化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

6、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

7、才。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其实

8、,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1)我国被称为“桂花的故乡”,其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9、桂花在我国的分布极广。 B桂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极长。C史料记载,桂花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 D我国古代诗人很早就在诗歌里吟唱桂花。(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桂花和梅、菊、兰、莲、牡丹等都是中国名花。B科举前三名的代称和蟾宫折桂的典故有关。C燕、韩两国用桂花表示亲善友好之情。D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爱种植桂花。(3)阅读第段。根据原文,下列四项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引用朱熹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观赏价值。B引用屈原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食用价值。C许多古代文人的桂花诗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桂花极富情趣。D屈原的九歌对桂花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桂花的原产地在中国。四、古诗文阅读(18分)9(

10、12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本文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

11、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本文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无从致书以观C不敢出一言以复 D俯身倾耳以请(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温公尝言(曾经) B援疑质理(引述)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玩)D众兄弟既成诵(已经)(3)以甲乙两文

12、为据,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乙文里司马光幼时因担心记忆力不如别人,所以比常人更勤奋B甲文中心句是“余幼时即嗜学”,乙文中心句是“书不可不成诵”。C甲乙两段文字都以记叙为主,都是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D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人公好学的品性。(4)请将“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乙文说“用力多者收功远”,“用力多”在甲文里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述。10(6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

13、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五、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0分)11(10分)(1)默写中庭生旅谷,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官船来往乱如麻,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2)课外阅读积累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只听得众人读道:“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

14、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拉离了十字路口。此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犯人”因 (事件)被悬赏捉拿,那“一个人”是 (人物)。六、请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文字(5分)12(5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现代文阅读(15分)13(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随风吹笛 (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

15、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

16、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

17、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莲花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美,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

18、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

19、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阅读一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你如何理解第段中划横线句在文中的含义?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4)简析文中穿插朋友“偏爱蝉的歌唱”故事的用意。(5)文章最后说“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八、作文(50分)14(50分)生活中

20、,一定有令你激动、兴奋的事,一定有帮助过你、关心过你的人,这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请以“忘不了你的 ”为题(空缺处可填入“微笑”、“鼓励”、“好”等词),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事例典型集中,写出真情实感。书写工整、清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虔诚(qin) 香熏(xun) 狭隘(y) 恍然大悟(hun)B侥幸(jio) 侍弄(s) 契约(q) 自怨自艾(y)C囿于(yu) 殉职(

21、xn) 偏方(pin) 嗤之以鼻(c)D兆头(zo) 够呛(qin) 瞎逛(kun) 苦心孤诣(zh)【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香熏(xun)”读作“xn”;B正确;C“嗤之以鼻(c)”读作“ch”;D“兆头(zo)”读作“zho”;“瞎逛(kun)”读作“gung”;“苦心孤诣(zh)”读作“y”;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音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2、是()A宽恕 狼籍 昼夜 齐鼓相当B派遣 卓越 憎恶 抓耳挠腮C热枕 颓唐 肃杀 刻敌制胜D鄙簿 殖民 纯粹 索然寡味【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有误,“狼籍”应写作“狼藉”,“齐鼓相当”应写作“旗鼓相当”;B正确;C有误,“热枕”应写作“热忱”,“刻敌制胜”应写作“克敌制胜”;D有误,“鄙簿”应写作“鄙薄”。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23、的一项是()A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这个领域苦心孤诣地钻研。B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C他对老师无言的微笑、默默的关怀、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耿耿于怀。D他看对方的神态,全然没有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的味道。【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解答】A使用正确,苦心孤诣: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B使用正确,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

24、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C使用有误,耿耿于怀: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D使用正确,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C在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分析】

25、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没有语病;B重复赘余,“超过”与“以上”重复;C缺主语,把“在中”去掉;D语序不当,应把“引发”放到“国内影视从业者们”之前。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5(2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

26、活动。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端午节,是如下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ABC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27、【解答】本题根据“端午节总述端午节的起源与发展(内蕴随时代发展不断的增加)”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判断。中“端午节,是”,点出句子中心引起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关于他的起源”体现了句意衔接的紧密,可作为第二句;“汉魏以后”体现了分析过程语意衔接紧密,可作为第三句;可通过读能确认与上一句衔接紧密,可作为第四句;句句意的总结的意味,可作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A。【点评】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6(2分)下列对联对于应的作家或作品,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记B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杜甫C负云外雅志,宁舍五斗不舍五柳;淡俗内柔情,既有十愿定有十悲陶渊明

28、D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鲁迅【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没有好方法,主要靠平时的积累,通过该题也告诉我们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了解作家作品。【解答】ACD正确;B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每个选项,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判断作家,然后接题目要求选出答案,选答案的过程中要认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文学常识,结合已有的只是解答本题。二、综合性学习(4分)(每小题4分,共4分)7(4分)【材料一】 王鹏运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成就的卓越人物,世间公认为词

29、史上“晚清四大家”中的首席。康有为称许他“填词为光绪朝第一”。同时,他出生在临桂,长期在临桂居住、创作,更是临桂词派的创始人。【材料二】 著名学者、诗人沈家庄,旅居加拿大多年他准备出一本关于王鹏运的书,准备在加拿大举办临挂词派的专题活动。他希望自己永远做一名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材料三】 桂林某社区工作人员给记者拿出了一本封面印有“古韵今律”的诗集。这是社区诗词社的成员们学习、交流十九大精神后的心得体会。他们用一首首古韵盎然的诗歌,记录着社会发展的新变化。(1)下列表述与以上相关材料不符的一项BA王鹏运是临桂词派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B著名学者、诗入沈家庄因传播临桂词派成就

30、突出,被公认为“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C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一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样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D文化的传承需要名家的引领,也同样需要大众的认同与广泛参与。(2)下面是桂林某校为“传承和弘扬桂林诗词文化”专题活动而设计的宣传标语,不够贴切的一项是CA古韵启心智,师生唱新曲。B山水甲天下,诗词育桃李。C古城换新貌,山水有清音。D名城有前贤,校园传文明。【分析】本题给出三则材料,材料一,介绍王鹏运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成就的卓越人物;材料二,介绍著名学者、诗人沈家庄;材料三,介绍社区诗词社的成员们学习、交流十九大精神后的心得体会。【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答

31、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ACD正确;B有误,被公认为”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表述与以上相关材料不符。原句是“著名学者、诗人沈家庄,旅居加拿大多年他准备出一本关于王鹏运的书,准备在加拿大举办临挂词派的专题活动。他希望自己永远做一名桂林文化的国际义工“。故选:B。(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ABD正确;C不够贴切。“古城换新貌,山水有清音”没有谈到诗词文化。注意举办的是“传承和弘扬桂林诗词文化”专题活动。故选:C。答案:(1)B(2)C【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

32、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三、现代文阅读8(6分)漫谈桂文化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

33、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

34、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其实,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

35、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1)我国被称为“桂花的故乡”,其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桂花在我国的分布极广。 B桂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极长。C史料记载,桂花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部。 D我国古代诗人很早就在诗歌里吟唱桂花。(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A桂花和梅、菊、兰、莲、牡丹等都是中国名花。B科举前三名的代称和蟾宫折桂的典故有关。C燕、韩

36、两国用桂花表示亲善友好之情。D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都非常喜爱种植桂花。(3)阅读第段。根据原文,下列四项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DA引用朱熹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观赏价值。B引用屈原诗句的作用是说明桂花的食用价值。C许多古代文人的桂花诗能够让我们领略到桂花极富情趣。D屈原的九歌对桂花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桂花的原产地在中国。【分析】文章的第段说明桂花的原产地在中国,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第段说明桂花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第段说明我们从读本中欣赏了一首首咏桂佳作。第段说明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文章从栽培历史、桂花和人的关系、咏桂佳作、桂花的象征意义四个方面对桂文化加以说明。【解

37、答】(1)本题考查对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抓住第段“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和“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可判断C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及信息筛选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ABC都正确;D项理解错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有不少人非常喜爱种植桂花,并不是都喜欢。故选:D。(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BC都正确;D理解错误。屈原的九歌对桂花的描写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故选:D。答案:(1)C(2)D(3)D【点评】完成选择题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

38、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四、古诗文阅读(18分)9(12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39、、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本文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本文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

40、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1)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无从致书以观C不敢出一言以复 D俯身倾耳以请(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温公尝言(曾经) B援疑质理(引述)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游玩)D众兄弟既成诵(已经)(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乙文里司马光幼时因担心记忆力不如别人,所以比常人更勤奋B甲文中心句是“余幼时即嗜学”,乙文中心句是“书不可不成诵”。C甲乙两段文字都以记叙为主,都是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D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人公好学的品性。

41、(4)请将“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乙文说“用力多者收功远”,“用力多”在甲文里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述。【分析】译文: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

42、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乙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解答】(1)本题考查“以”字的用

43、法。A因此B来C来D来故选:A(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ABD正确。C有误,游的意思是游学。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有误,司马光幼时因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比常人更勤奋。B正确。C有误,甲文以记叙为主,乙文以议论和描写为主。D有误,甲文中没有出现对比。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独

44、,独自。乃,才。句意:(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甲文,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根据甲文的内容可知,宋濂因为家贫没钱买书,所以只好来抄书来读,在抄书时克服了天气寒冷的因素,并且在约定的时期归还。成年以后,主动结交硕师与名人,主动拿着书去请教,老师心情不好,态度谦恭,虔诚求教。答案:(1)A(2)C(3)B(4)(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才停止。(5)克服家贫、天寒等客观困难,诚信借书,勤奋抄书。渴望结交“硕师名人”,主动“执经叩问”。善于思考,积极提问,虔诚求教。【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