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 氮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而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答案】B【解析】 Mg能在N2中燃烧,A项错误;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C项错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内,D项错误。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CNO
2、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答案】D【解析】反应过程中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2不是污染物;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24CO=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DHN
3、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答案】A【解析】A项中加入Cu(NO3)2固体后,Cu和H、NO发生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该项不正确。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答案】C【解析】A项,氨气不溶于CCl4,不会发生倒吸;B项,导管末端连接倒置漏斗,漏斗下沿刚好没入水中可有效防止倒吸;C项,会发生倒吸;D项,导管末端连接干燥管,干燥管细口没入水中少许可有效防止倒吸。5为使天空更蓝,空气质量更好,很多电厂都采用了脱硫技术,现在又在考虑脱硝(氮),脱硝是除去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AN2BNOxCNH
4、3 DNH4NO3【答案】B【解析】 N2和NH4NO3不需要处理,A、D项错误;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NH3,C项错误。6.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 molL1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NOFe3HNONO2ABC D【答案】B【解析】Fe与浓HNO3反应时,开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并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NO2;当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2,当HNO3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3。因产物有硝酸盐,故溶液中一定还有NO。7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
5、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NaOH溶液浓硫酸A BC D【答案】A【解析】浓盐酸易挥发,酸性气体HCl遇石蕊变红;浓氨水易挥发,碱性气体NH3遇酚酞变红。8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CFeSO4 DFe3O4【答案】A【解析】FeO、FeSO4及Fe3O4(可写成Fe2O3FeO)与稀硝酸反应时均为铁元素被氧化,且氧化产物均为Fe3,还原产物均为NO。等质量的还原剂与稀硝酸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越多,放出NO的物质的量越多,由Fe
6、O、FeSO4及Fe3O4的化学式及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出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参与反应时,Fe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Fe2O3与稀硝酸反应时无NO气体放出。9“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答案】B【解析】A选项,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HCl,在上部化合生成固体NH4Cl,A选项错误;B选项,I
7、2易升华,正确;C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选项错误;2NO2N2O4为放热反应,所以d内气体颜色变深,D选项错误。10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右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答案】A【解析】 A选项,关闭活塞1,将无法加液体到液面a处,错误;C选项关闭活塞1,生成的NO把稀硝酸压向右边,使铜丝与稀硝酸分离,正确;D选项,想证
8、明该气体为NO,必须使NO与O2接触,生成红棕色NO2。11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NO2 BHClCCH4 DNH3【答案】D【解析】由储气瓶的连接方式知,瓶内只能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NO2、HCl排除;由尾气吸收装置知,该气体为极易溶于水,C项被排除。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T8)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天津T3)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广东T1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江苏T3)
9、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能通过一步实现【答案】A【解析】A项中:3Cu8H2NO3=3Cu22NO4H2O,该项不正确。13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态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表中的()a(干燥气体)b(液体)ANO2H2OBNO4 molL1 NaOH溶液CCl2饱和NaCl溶液DNH31 molL1盐酸【答案】D【解析】A项能形成喷泉,但最终溶液充满烧瓶的,不符合题意;B、C项不能形成喷泉;D项能形成喷泉,且溶液最终充满烧瓶。1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NO、CO2、NO
10、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气体甲经过下图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ANH3、NO2、N2 BNH3、NO、CO2CNH3、NO2、CO2 DNO、CO2、N2【答案】B【解析】因为是无色混合气体,所以没有NO2,从反应流程看,气体部分被浓硫酸吸收,说明存在NH3,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生成了NO2,则原来气体中存在NO以及CO2,最后气体被水吸收后有气体剩余,可能是生成的NO和过量的氧气,也可能含有N2,所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有NH3、NO、CO2,可能有N2,符合题意的是B项。15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
11、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分别是()A1.2 mL,NOB2.4 mL,O2C3.5 mL,O2 D4 mL,NO【答案】A【解析】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若剩O2,则V剩x(12 mLx)2 mL,解得x4 mL,选项B、C不正确。若剩NO,则V剩(12 mLx)4x2 mL,解得x1.2 mL,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16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
12、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A112 mL B1 008 mLC224 mL D448 mL【答案】A【解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05 mol,192 g铜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n1,则NO2为0.05n1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得:3n1(0.05 moln1)10.03 mol2解得n10.005 mol,V(NO)0.005 mol22.4 L/mol0.112 L112 mL。17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1)步骤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13、_ _。(2)步骤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_(任写一项)。【答案】(1)4HNO34NO2O22H2O(2)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3)氮氧化物排放少【解析】(1)硝酸分解生成NO2、O2和H2O。(2)根据流程示意图可知,废铁皮与硝酸反应时有Fe(NO3)2、NH4NO3生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即可完成方程式。(3)上述生产流程中,氮元素以NO和NH的形式存在,无
14、污染。18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_,装置除具有装置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3)在装置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_,再打开弹簧夹_;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_。A颜色B质量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密度E压(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_ _。【答案】(1)Cu4H2NO=Cu22NO22H2O【解析】(2)比较三种装置的结构,结合本
15、实验原理,装置比装置优越的地方有: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的优点还有: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3)若要让NO2充满烧瓶,需要关闭开关c、打开a和b;由于在烧瓶中存在2NO2(g)N2O4(g)H0,在沸水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压强增大,但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密度不变。(4)若要让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则应减小烧瓶内的气压,所以可采取措施: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水浴加热,则一部分NO2气体进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再降温,则烧瓶中气压会减小,此时打开c,关闭b,水即进入烧瓶。 (2)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
16、停止(3)ca、bBD(4)关闭a和c,打开b,继续对烧瓶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19(10分)将红热的固体单质甲放入久置呈黄色的溶液乙中,剧烈反应产生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反应,且有以下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_、乙_、丙_、B_(填化学式)。(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乙与丙也能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4)若常温下A的体积是5.6 L,则相同条件下从澄清石灰水中挥发出的B的体积约为_L。【答案】(1)CHNO3CuNO(2)C4HNO3(浓)CO24NO22H2O(3)Cu4H2NO3=Cu22NO22H2O(4)1.49【解析】由溶液
17、乙久置呈黄色可知乙为浓硝酸,从而知甲为炭,气体A为CO2和NO2混合气体,B为NO;由C为蓝色溶液可推知C中含有Cu2,即丙为铜。20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B的电子式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GH_;FJBCI_。(3)写出ANaOHD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NH4HCO3(2)4NH35O24NO6H2OC4HNO3(浓)=CO24NO22H2O(3)NH4HCO32OHNH3CO322H2O【解析】C为常温
18、下液态化合物,又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H2O,G为O2;B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又能与镁反应,则B为CO2;A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NaOH反应生成D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说明A为铵盐,D为NH3,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则A为NH4HCO3,可根据上述推导进行推断解答。21(17分)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药品:稀硝酸、稀盐酸、Zn粒、CaCO3固体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用注射器向试管内
19、推入氧气(或空气)。(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_。(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_(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答案】(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CaCO3固体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待反应完全后,将右边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2)检验生成的NO气体(3)不同意铜片质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生成的Cu2浓度
20、相同加热绿色溶液,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硝酸的性质(强氧化性)、化学实验等知识的应用及在实验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2(15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答案】(
21、1)4NH35O24NO6H2O(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4)1NH4Cl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氨的催化氧化,首先要制备NH3和O2,可得出装置1的作用:制备NH3和O2。在装置2中NH3和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H2O。(3)利用装置3除去H2O,在装置4中NO被氧化为NO2。若取消装置3,在装置4中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5)装置5是制备NH
22、3和O2。23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1)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NH3的稳定性比PH3_(填写“强”或“弱”)。(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和_。(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
2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 _。(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NN强(2)NH3HCl=NH4ClNH4HSO4或(NH4)2SO44Fe(OH)2O22H2O=4Fe(OH)3(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4)2NH33O22HNO22H2O2.35【解析】(1)氮气电子式中存在三键;根据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很容易判断出NH3的稳定性强于PH3。(2)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氨气溶于浓硫酸,能生成(NH4)2SO4或NH4HSO4;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逸出。(4)由方程式可看出,每当生成1 mol HNO2,转移电子数为6 mol,当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0.05 mol,即2.35 g。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