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41.50KB ,
资源ID:10341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34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2、求的。1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 B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周代

3、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4据商君书所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C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D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5如图是汉代徐州画像石。它反映了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6明中叶以后,由于赋役沉重,农民纷纷种植具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或兼营其他副业,一些以经济作物为原料的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棉纺织业、丝织业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副业。上述现象表明A农村经济日渐调敝B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C小农经济

4、开始解体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7研究资料表明,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今印度洋),而阿拉伯商船从波斯湾出发东来时,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外交通贸易兴盛B海外贸易规范有序C造船及航海技术先进D对域外文化接纳有限8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曾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物勒工名,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这一制度A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B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C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D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9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是徽商,徽商经营成功后,往往是一手抓票子,一手执“红顶”,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A商

5、业发展打破封建专制统治B商人为官导致政治的腐败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奢侈之风严重破坏社会风气10中国古代很多手工业技艺都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导致该现象的根源是A手工业者对技艺进行保护的需要B政府推行“工官”“匠户”制度C古代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影响D自然经济时代手工业市场非常狭小11春秋时期的著名商人范蠡指出:“贸易货物时,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由此可知,他主张A国家要加强食物安全监察B食物商品应禁止进入市场C市场秩序应得的法律规范D商品贸易应该注重时效性12南宋和元朝都没有抑制商业发展,相反,两朝均重视商业。宋元时代商人的地位已经非常之高,宋代

6、的商人已经不再被视为低人一等,而在元代,商人参政终于成为普遍的现象。这是由于A统治者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B重农抑商观念的彻底改变C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D市坊界限已经被完全突破13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14唐代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同业店铺的街区叫做行。长安东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鱼行、秤行、金银行、烛行等220行,行数之多表明商品种类比以前大为增加。由此可见当时A农业

7、商品化程度提高B商品销售的专业化C城市经济空前繁荣D城市布局发生巨大变化15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16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7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

8、,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些现象A源于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B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C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D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松弛18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9据下表记述,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朝记述出处淮南王刘安“擅国权,侵夺民田

9、”史记淮南衡山王传(公孙贺)“倚旧故,乘高势面为郡,兴美田以科子弟宾客”汉书公孙贺传(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后汉书张禹传A官员经济贪污现象盛行B封建土地私有趋向破坏C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D因家重农政策执行乏力20明嘉靖年间开始,各地试行“一条鞭法”,财政收支、丁粮征收及官府征发徭役均以银计算,计亩征银,将人丁和人户的庸调都转移到了田亩中,加大了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此举在客观上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租佃制度的发展C将加快土地兼并的进程D导致银贵钱贱现象出现21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

10、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A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B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普遍发展D与当时抑商的国策相配合22元朝时,福建泉州港的航海贸易空前发达,不仅超过广州,而且居全国之首,在世界上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到明朝,泉州港走向没落。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制约B国家政策的限制C西方列强的侵扰D君主专制的加强23明朝庄田来源大部分为皇帝拨赐的官田,可以世袭占有,但不得买卖,有时还由朝廷设立机构代为经营。据此可知,明朝庄田A冲击小农经济B利于农民生产C承认土地私有D具有国有性质24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出处记载

11、通典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编良田收百倾,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A土地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税收制度变革成为历史趋势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宋代冶铸、纺织、造船、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宋政府修整了由内地到西北的道路,对京师到四川、京师到广州的道路也经常进行维修和改善。991年汴河决口,宋太宗亲自到决口处指挥修复,南宋也对修治运河投入了较

12、多的人力物力,宋代商业流通活跃,与辽、夏、金等有合法的贸易称为“互市”,通过榷场进行,也有相当规模的走私贸易。宋代始终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宋代通过海上与外洋的贸易比唐代有明显的扩大,与宋代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多达60个以上。材料二 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大不列颠)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1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发达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的特点以及促进英国形成当时这一对外贸易情形的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影响角度指出宋朝海上贸易与英国海上贸易的不同。(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商会渊源于唐代。唐太宗时期,为方便购物,长安东市的同行业店铺都集中于同一区城,称为“行”。为了便于政府管理,所有同行业店铺都需要加入一家叫“行会”的组织,这便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商会。唐代行会设有“行头”一名,负责代表行会与政府交涉,组织行会成员开展社会活动,等于商会主席。明清时期,商人利用

14、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左右者,形成商帮。商帮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清代最为有名的商帮,当推“徽商”和“晋商”。摘编自罗三洋探寻古代中国商会的历史轨迹等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林林总总的各类新式民间社团中,商会存在时间最长,也最为普及,社会能量与影响格外引人瞩目。其原因在于商会系由具有经济实力之新兴工商业者组成,并且建立了全国性商会、省总商会、县分会、镇分所这四级组织系统,网络遍及各大都市与中小城市乃至为数众多的乡镇。而经由这一独特组织系统建立起来的“联动”机制,则是商会县有“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巨大号召力,能够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

15、域开展一系列大规模活动并产生显著影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商会维护自身合法社会地位和权利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会的“联动”机制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商会的演变,并分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与近代中国商会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宋代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

16、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一,以宋代为例,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8分)3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历 史 答 案第卷1【解析】从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中的年人均耕

17、田数和年人均粮食总收入量来看,西北屯垦区耕作收益率最低,其次是南方农耕区,收益率最高的应该是中原农耕区,据此可以推知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程度更高,技术领先,故选C;这时才是汉代,经济重心还没有开始转移,故AB不符合史实;D中的说法过于绝对,属于错误表述,所以排除D。【答案】C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

18、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答案】D3【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藉田”和“亲蚕”两种仪式,反映了在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之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农耕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A项正确。题干提到历代延续周朝的仪式,不在于强调周代制度被继承或制度变迁缓慢,而是农桑传统在延续,排除BD。题干没有涉及商业,因此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传说的神农时代“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社会稳定,可见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选项B正确;小农经济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选项A排除;战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并非神农氏创建,选项C排除;商君书对神

19、农的记载是为商鞅变法的服务,并不一定真实可信,因此选项D排除。【答案】B5【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说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D选项符合题意。仅从徐州一地无法得出牛耕技术普及全国的结论,排除A选;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逐步崩溃,B选项排除;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答案】D6【解析】传统农业的农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材料中“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或兼营其他副业”“棉纺织业、丝织业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副业”说明当时农业的商品化程度较高,D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农产品商品化发展,不是说明农村经济日渐调敝,A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农业发展,不是民营手工业发展

20、迅速,B错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战争之后,C错误。【答案】D7【解析】根据“阿拉伯商船从波斯湾出发东来时,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上,材料表明我国造船及航海技术先进,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答案】C8【解析】由材料“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可知,“物勒工名”制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故选C。“物勒工名”制不利于技术创新,创新都是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形成的,排除A;材料只能反映对从事官营的手工业者的严格管理,无法看出其对民营手工业的影响,排除B;官营手工业是满足官府和贵族的需要,没有进入流通市场,排除D。【答

21、案】C9【解析】徽商不把资金投入市场扩大再经营,而是“大兴土木”,修豪宅。显然不利于资本扩大再生产,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商业发展并未打破封建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经济的影响,与政治没有关系,B错误。材料所述主要是对经济的影响,与社会风气无关,D错误。【答案】C10【解析】手工业技艺传承中呈现出的传统根源在于经济,即自然经济之下使市场狭小,为了保证技术垄断,保证其产品对市场份额的占有,故出现材料中的现象,选项D正确;手工业从业目的是生存,而技术传承中的垄断和封闭也服务于其目的,而非出于技艺保护,选项A排除;材料未体现手工艺者属于官营手工业,排除选项B;选项C是影响

22、因素,但不是根源,排除。【答案】D11【解析】从材料中的“容易腐败变质的食用货物不要滞留,更不要囤积待贵”可以看出,范蠡认为在商品贸易过程中要注意商品的时效性,对于不易保存的商品应当尽快卖掉。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的作用,排除A项;范蠡没有主张禁止食物商品进入市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市场秩序问题,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从而巩固统治,故选A项;“彻底改变”、“根本性变化”和“完全突破”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D项。【答案】A13【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

23、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答案】C14【解析】材料“同业店铺的街区叫做行”说明当时商品销售的专业化特点,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而是商品的同业销售,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城市经济空前繁荣,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城市布局发生巨大变化,故D错误。故选B。【答案】B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

24、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唐朝时期,在城市中特定位置设立市(商业区),对城市商业活动有严格的管理和限制,而到了北宋时期,出现晓市、夜市等,城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等限制。题干所示现象实际上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都城建设”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属于无关项,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农业”,排除D。故选A。【答案】A16【解析】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两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

25、,D项正确。【答案】D17【解析】根据题干,表述之意为政府对土地买卖的频繁,职业更换的管理松弛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正确。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故A错误。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古代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松弛,错误。【答案】C18【解析】古代中国农民阶级处于被压迫地位,其社会地位并不高,故A错误;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未因为“抑商”政策而停滞,故B错误;材料“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C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存商业、进官商”,即官府对商业的控制,而不是说明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故D错误。故选C。

26、【答案】C19【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汉代,一些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或家族势力,侵夺其他小农手中的田产,使其自己家族势力逐渐增长,故由题意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富家侵夺田产,并没有提到经济贪污,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由材料可知,封建土地私有是越来越强化的,并没有遭到破坏,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重农政策,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答案】C20【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加大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有利于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限制商人买田置地,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选A;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故B项错误;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反而对

27、土地兼并有所遏制,故C错误。明中叶后,美洲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白银开始成为主导货币,故D错误。【答案】A21【解析】根据“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表明汉代采取垄断工商业等手段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发展,这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一致,故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工商业,工商食官的局面已经被打破,A错误;材料反映了汉代实行的抑商政策,抑制商业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22【解析】根据材料元朝繁荣的泉州港在明朝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泉州港衰落,选项B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在元朝和明朝并未有根本性变

28、化,因此不是造成泉州港衰落的主要原因,选项A排除;西方列强的侵扰最早是在澳门地区,而且是在明中后期,泉州衰落贯穿在整个明朝,因此选项C排除;君主专制加强和泉州港的衰落无必然因果联系,选项D排除。【答案】B23【解析】依据材料“明朝庄田来源大部分为皇帝拨赐的官田,可以世袭占有,但不得买卖”可知,这体现了明朝的庄田具有国有性质,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代庄田由国家所有,无法得出其冲击了小农经济、利于农民生产和承认土地私有,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D24【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四则史料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院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严

29、重,说明唐朝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变革税收制度成为了必然趋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反映土地占田情况,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D选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答案】B第II卷25(20分)【解析】(1)原因:由材料“宋代冶铸、纺织、造船、陶瓷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宋政府修整了由内地到西北的道路,对京师到四川、京师到广州的道路也经常进行维修和改善”“宋代始终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进行概括总结回答即可。(2)特

30、点:由材料“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可知,英国的海外贸易范围广泛,且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和主导地位。原因:结合所学可从英国本身和世界发展局势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英国本身来说,英国在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政治上,英国最早确立与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军事上,英国通过海外殖民与扩张,拥有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从世界发展局势来讲,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也为英国的海外贸易提供了基本的框架。(3)不同点:结合所学可从两者对世界发展的不同影响的角度上去思考。宋代虽然开创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但世界影响有限,而英国的海外贸易推动了世界

31、市场的基本形成,改变了世界面貌。【答案】(1)原因: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统治者对陆路和水运的重视,统治者对对外贸易的重视。(2)特点:范围广泛,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和主导地位。原因: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3)不同:宋:开创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但世界影响有限。英: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开始改变世界面貌。26(16分)【解析】(1)演变: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商会渊源于唐代”、“明清时期,商人利用他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

32、共济,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左右者,形成商帮”进行归纳即可。影响:根据材料“商帮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会的影响需要从维护商人的利益、社会稳定、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风尚等方面进行分析。(2)不同:根据材料“商会系由具有经济实力之新兴工商业者组成”、“全国性商会、省总商会、县分会、镇分所这四级组织系统”、“网络遍及各大都市与中小城市乃至为数众多的乡镇”、“则是商会县有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巨大号召力”进行归纳即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与近代中国商会的主要不同之处的原因需要从政府政策的支持、西方文明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方面进行思考。【答

33、案】(1)演变:渊源于唐代的行会,明清时期出现地域特色鲜明的商帮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商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商品经济发展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对社会风尚产生一定影响。(2)主要不同:主体是新兴工商业者;形成四级组织系统,机构健全;网络遍及城市及乡镇;联动机制号召力强。主要原因:政府政策的支持;西方文明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7(16分)【解析】(1)表现:由材料“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可归纳为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由材料“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可归纳为海外贸易发达;由材料“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两街巷门上行百市”可归纳为时间、空间上均不再受限制;由材料“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可归纳为“夜市”“晓市”活跃。(2)影响:从“宋代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可得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表现:时间、空间上均不再受限制;海外贸易发达;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夜市”“晓市”活跃。(2)影响: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市民阶层有了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