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18KB ,
资源ID:10239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23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普定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普定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贵州省普定县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 在对太平天国兴衰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石达开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人物,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文献资料 B. 小说太平风云C. 关于杨秀清的史学论著 D. 中学历史教科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按照史学研究原则,应以当时直接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如书信、文稿等,A符合题意;B属于文学作品;C是属于与石达开相关的历史人物

2、,可作为参考但不全面;D项所涉及的信息相对较少。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历史人物研究2.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已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A. 追求和平建国之路B. 被袁世凯表象迷惑C. 革命策略有合理性D. 圆满完成革命任务【答案】C【解析】 材料认为袁世凯虽然不可信,但利用袁世凯推翻满洲贵族专制统治,完成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任务,可见革命策略有合理性有其合理性,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故排除A;从孙中山的策

3、略来看,依靠袁世凯推翻清王朝是权宜之计,并没有被袁世凯的表象所迷惑,排除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米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点睛:本题对辛亥革命的失败采用新材料从而得出新认识。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一般被视作资产阶级局限性的体现,而材料则体现孙中山借袁世凯打击清王朝的革命策略。所以要结选择题的判断一定要结合材料的主旨判断。3.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说“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说明他A. 正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B. 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 认识到俄国现阶段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革命D. 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答案】B【

4、解析】试题分析:实质考查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题干中的“梦话”表明普列汉诺夫反对四月提纲所主张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故A、C、D三项错误;“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说明普列汉诺夫认为革命的条件不成熟,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考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4.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是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A. 清政府统治结束B.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C. 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 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由材料关键信息“民国三十八年四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时间即1949年4月。更进一步可知描述的事件,即指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B项正确。A项即1912年2月12日,C项即1937年12月13日,D项即1945年,排除A、C、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5.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这首诗反映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近代”、“瀛东”、“辽阳”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瀛东”指日本,“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而“筹海患难防”指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即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所以该诗反映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C正确;ABD与题干不符,排除。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名师点睛】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

7、激中国救亡运动高涨。(2)经济: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思想: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书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B. 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必然结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是指

8、由于清政府拒绝与英国的平等贸易结果引发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观点既没有认清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更未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要在全球建立资本主义市场,扩大殖民侵略权益,所以费正清的上述观点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应该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以便倾销商品,掠夺原料,A错误,排除;鸦片战争是非正义性,材料没有体现作者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排除B;材料中不是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排除D。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实质【名师点睛】两次鸦片战争是列强为获取广

9、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由于中国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战争均以中国战败而结束。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要特别注意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进步作用,这是新课改的核心考向之一,可以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认知。7.1919年5月的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中写道,“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爱国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由此可见蔡元培A. 否定五四运动B. 认为应该大力弘扬五四精神C. 认为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合情D

10、. 认为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学生运动逾越常规,不合法,但是是爱国的行动,因此我替学生向政府求情,希望政府原谅学生鲁莽的行动,这样群众的情绪会得到宽慰,我也会尽力采取补救措施。所以选择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8.康熙说:“天下大权当统于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康熙帝为此设南书房,雍正帝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军机处。由此可见,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是A. 国家统一的需要B. 政令统一的需要C.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 权力互相制约的需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康熙帝的话明确体现了加强君主

11、专制的要求,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实行中央集权是国家统一和政令统一的需要,排除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为了录取而“冒籍”的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个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 移民制度的僵化B. 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 户籍制度不合理D. 录取名额地区间的差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科举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

12、在古代政府根据各州人数多少不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地域名额分配不均,所以会出现考生到录取名额多的地区参加考试,AB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0.“孙中山提倡的、一直被有身份的中国人当成非法行动来回避的武力推翻清王朝,这个时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情况出现在A. 甲午中日战争后B. 黄花岗起义后C. “预备立宪”后D. 义和团运动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说的有身份的人指的是支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这些人逐渐的倾向革命,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举措让他们失望。甲午战争后、义和团运动后、黄花

13、岗起义后,还有相当多的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如立宪派,故排除ABD。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名师点睛】辛亥革命的背景:(1)社会背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组织条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团体,后来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5)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6)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皖

14、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革命时机日益成熟。(7)清王朝: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进一步陷入孤立。(立宪派倾向革命)11.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辛丑条约的签订B.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01年”“外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分析,说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获得最大的特权,由此分析应是辛丑条约的内容

15、。B 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C项与题干现象无关,D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12.美国宪法之父汉密尔顿在美国制宪会议上说:“所有的社会都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少数派包括富人和出身名门的人士,多数派包括人民大众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他们可以阻止多数阶级的骚动人民!人民是一个大野兽!”这表明汉密尔顿主张A. 实行三权分立B. 总统由民众选举C. 限制民众权力D. 限制政府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总统的产生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主张少数派统治人民大众,实际是要限制民众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与限制政府权力无关,故D项错

16、误。13.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 甲午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 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 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漫画“倭寇不知我大清的GDP是他们的五倍吗?”,可以看出漫画是在从经济方面分析了甲午战争国战败的原因。故选A。B项是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C项是从日本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背景;D项是从政治制度方面分析国战败的原因。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14.中国古代有一个统

17、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 西汉B. 秦朝C. 东汉D. 明朝【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最先“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的政治”等内容可知在秦朝时期中央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所以B 正确;西汉、东汉和明朝都在秦朝之后,排除即可。15. 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A. 平型关大捷 B. 淞沪会战C.

18、百团大战 D. 孟良崮战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与“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不符,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破除铁路沿线据点,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孟良崮战役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16.“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 扩大统治阶

19、级基础C. 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 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的大致意思:有聪明才智的人为了从这条窄路进入政府,必须把全部的生命都消磨在儒学书本中,就没有精力谋划革命了。根据题干的意思有聪明才智把精力都放在科举考试中,没时间发动革命,社会就会稳定。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17.“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 完善了英国的

20、责任内阁制C. 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D. 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宣言”是1689年颁发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A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时,尚未确立责任制内阁,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8世纪初期,排除B。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权利法案颁布时,国王尚有某些权力,排除C。内阁首相产生于18世纪初期,与材料“宣言”的相关信息不符,排除D。18.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个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下列事情不可能做到的是( )A. 被选举为执政官B. 领取工资C. 和妻子一道参与讨论城邦的重大事务D

21、. 参加立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古代希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民主,只有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同时能自备武器的成年男子才能获得公民权,而广大的奴隶妇女以及外邦人不能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故本题选择C。其它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9.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 苏格拉底B. 梭伦C. 克里斯提尼D. 伯利克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发展过程。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困境的因素,联系伯利克里改革中发放工资和津贴的史实就可以得出结论,伯利克里改革

22、的相关措施解除了经济困难的公民参政议政的后顾之忧,故选D。A项是雅典的哲学家;B项的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C项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以保障民主。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名师点睛】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期”。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等等。20.“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 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

23、朽落后的封建文明B. 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C. 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D. 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作为素材,考查“近代化”等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客观,均符合史实,正确。而C项的“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明显不符合史实,东方的近代化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启了,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

24、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21.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多达1 460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朱棣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中朝 B. 设立丞相C. 设立内阁 D. 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十作为侍从顾问,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22.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

25、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A.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C. 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答案】C【解析】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材料中内阁可以解散议会,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故C正确;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A错误;内阁仍然对议会负责,故B错误;D是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23.1873年,一法国商人为买丝绸同一中国商人发生矛盾,失手将中国商人打死。对此法国商人的审判程序,主要应该依据A. 南京条约B. 各国律例C. 法国法律D

26、. 大清律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中,外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规定在中国,外国人和中国人发生矛盾,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由外国领事及其法律进行管理,C项符合史实。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外国取得“领事裁判权”2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

27、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B. 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C. 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D. 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对策的变化是依据变化了的形势制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单独依靠哪一个政党都不能取得成功,所以共产党决定联合国民党组建革命统一战线来共同应对,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一方面,不属于主要原因,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D。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统一战戏的建立25.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

28、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卢沟桥事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此选C。AB没有明

29、确反对帝国主义,D发生在华北地区,都与题干无关。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26.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清末“新政”的推行B.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 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依据所学可知,临时约法规定公民享有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提高了公民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A明显错误,D符合题意;B与C

30、不是主要原因,因这些组织不能断定都是资产阶级建立的;所以应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名师点睛】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1)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2)这部宪法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员制定。(3)宪法就权利归属来说,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民由臣民转变为公民。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运作,保障权利的制约与平衡,通过责任内阁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治的真正实现。(4)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的运行,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7.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

31、号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B. 带有笼统排外思想C. 具有彻底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D. 义和团容易被清政府所利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分析的能力,“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口号,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官员反帝,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忽视了当时严重的阶级矛盾;另外还可以动员群众反帝,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因此ABD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C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口号只体现了反帝,而没有体现反清,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扶清灭洋”【名师点睛】评价“扶清灭洋”口号。

32、进步意义: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得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也广泛动员了民众参加。局限性:“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28.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代官员由中央在皇帝的同意下直接任命到地方,直接听从皇帝和中央的调遣,D项符合题意; 世代相袭是分封制下官员的产生方式;考试选拔是科举制下的官员产生方式; 地方推荐是察举制。由此分析A

33、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维护王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随着王朝的变革官员的选拔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设定了相应的监察制度以为保障。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二 “(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W白芝浩(1)材料一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体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种设计

34、,“控制者”最终处于什么地位?(2)材料二表明,英国的权力中心在哪里?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1)君主立宪政体。(3分)王权有限,议会至上,(4分)“统而不治”。(3分)(2)议会。(3分)国家元首,英联邦首脑,是国家统一的象征。(3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分析与认识。结合材料“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及所学可知“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应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结合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回答“特点”及“地位”。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各个机构的权力分配的理解与认识。依据所学及材料“(议会)上下两院如果

35、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可知,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英王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内容与特点3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

36、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

37、一课(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答案】(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功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的觉醒;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

38、的,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注意:历史的分析和评价;客观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或全方位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但必须体现历史与客观两个角度)【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可见,作者是从政治意义的角度来评价辛亥革命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2)第一小问,材料二中的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

39、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并未带来什么变化,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第二小问,这一方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第三小问考查研究历史的方法,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回答时注意把握历史的与客观的研究与分析两个角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因此,总的来看,辛亥革命即可以说是一场成功的革命,也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革命。3

40、1.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材料二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

41、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故宫百科知识请回答:(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2)概括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3)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共同的影响?【答案】不同:古希腊政治制度体现民主、开放,而中国则体现着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制度。原因: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航

42、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先哲的民主思想。中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相对封闭的大陆环境;儒家思想的影响。 (2)雅典: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中国: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3)中国: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古代希腊:有限的公民参与;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民主存在一些弊端。认识:人类文明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文明;任何政治文明都有其合理性荷局限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在功能

43、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即可概括出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点。结合所学,从地理环境、经济等角度即可分析两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2)根据所学,古代希腊主要是为后来的政治文明提供了民主运作方式。古代中国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提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即可分析出以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共同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暴政,同时期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有限的公民参与,适合小国寡民的国家状态,最后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发展。关于其认识,可以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得出。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