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中国青年成为友好使者,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下西洋,他们用脚步丈量青春,用青春书写历史,为各民族交流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让丝路上的友好交往事业_,延续至今。他们的故事,无一不是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使命,在历史上镌刻下一个个_的青春印记。如今,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大潮中,青年情趣相近、_,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如果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家友好的根基在民众的话,那么()。只有打开了青年的一扇扇心灵之窗,各国人民的友谊才能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浩瀚大海,历久
2、而弥坚,历久而弥新。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他们将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青年一起肩并肩,手牵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造_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脉相承流芳百世意气相投休戚相关B.一脉相承不可磨灭情投意合休戚与共C.薪火相传流芳百世情投意合休戚相关D.薪火相传不可磨灭意气相投休戚与共答案D解析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在本语段中“薪火相传”用来表现
3、将友好交往事业继承、发扬下去;“一脉相承”强调的是“有关系”,不如“薪火相传”切合语境。不可磨灭: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流芳百世: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不可磨灭”强调的是事迹,切合语境。意气相投: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情投意合:通常用在具体情境中,强调双方关系好,不切合语境。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前者强调共同行动,共同承担;后者强调联系紧,不可拆。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之交”的希望
4、在于青年,“民相亲”就要从青年做起B.青年就是“国之交”的希望,“民相亲”就要从青年做起C.青年就是“国之交”的希望,从青年做起才能“民相亲”D.“国之交”的希望在于青年,从青年做起才能“民相亲”答案A解析此段话题中心是“国之交”,“国之交”的前提条件是“民相亲”,而要实现“民相亲”,就要抓住“根基”,“从青年做起”。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B.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C.作为“强国一代”的中国青年,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
5、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D.作为中国青年的“强国一代”,更能够从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答案C解析画横线存在三种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全句主语不能是“强国一代”,应是“中国青年”,B、D两项对此未修改;二是“从中认识”存在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的问题,应修改为“在中认识”,;三是“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中“肩负起”与“时代担当”既不搭配,也造成语义重复。4.阅读下面的故事,补写出一个议论性的结尾。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小儿子去拜见甘地,对他说:“我儿子非常喜欢吃糖,医生说这样对他不好,但没人能够阻止他。我儿子非常崇拜您,只有您能制止他。请帮帮忙!”甘地对这位母亲说:“你们下个月再
6、来吧。”一个月后,母子俩再度来到甘地的面前。甘地看着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不要再吃糖了。”小男孩点点头。孩子的妈妈问道:“您为什么不在上个月就说这句话呢?”“因为上个月我也吃糖,”甘地回答说,“我自己必须先戒掉吃糖的习惯。”答:答案(示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营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气氛,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去尊重,去关爱。自己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他人。(示例二)正人先正己。给他人树立榜样,会给他人一种信心和鼓舞。只有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有资格成为他人效仿的楷模。5.把下列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甘地外表简朴,身体瘦弱,学业平庸。从甘地的体力、
7、智力丝毫看不出在他的身躯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甘地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答:答案(示例一)甘地是一个外表简朴、身体瘦弱、学业平庸但身躯里蕴藏着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的巨大潜能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示例二)平凡而伟大的甘地是一个外表简朴、身体瘦弱、学业平庸但身躯里蕴藏着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的巨大潜能的人物。二、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圣雄”甘地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
8、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回印度之前,他就决定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决不占有财富。他在印度旅行时,坐的是硬座,从不预订座位,而是跟农民和其他普通百姓在一起。在城市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着的两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他早晨起得很早,然后坐在纺车旁纺棉线。他认为工作上从领袖到最穷的农民人人都应该准备干重活。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
9、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做律师。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这两种宗教教义繁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
10、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了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强烈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甘地和他的信徒们在海边坚持了三个星期,直到被捕入狱。印度各报对甘地的“食盐进军”进行了广泛报道。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的号召,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
11、殖民当局十分惊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甘地被捕的消息传开,犹如在油锅里加进了水,顿时举国沸腾。数万名自愿者要求与甘地一同坐牢。当局逮捕了6万多人,更加激怒了人民。不久,各地爆发了武装起义,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正脱离“非暴力”的轨道,走向暴力革命。英国殖民当局吓坏了,他们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便改变了策略。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命令。随后,与甘地达成了协议: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甘地艾尔文协定。甘地艾尔文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
12、然没有获得独立。以后,他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民族独立的运动依然进行着。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功夫不负苦心人。1947年6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国: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
13、,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6.下列概括不属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的一项是()A.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自制食盐。B.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C.不接受英国教育,自设私立学校。D.在城市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着的两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答案D解析D项“拒绝乘坐人力车”“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这些属于他平时的生活习惯,是一位“苦行僧”式人物的典型表现。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圣雄”甘地苦行僧的形象更贴近了印度下层的民众
14、,更容易与下层的民众交流,所以他到哪里都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B.“圣雄”甘地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也使他认清了印度的屈辱现实并率先在印度展开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C.“圣雄”甘地创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这与佛教和印度教的深广影响有关。D.圣雄甘地的“食盐进军”引发了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热潮。殖民当局被迫签订协议,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答案C解析A项苦行僧的形象只是原因之一。B项原文为“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D项“决定性的胜利”夸大。8.甘地被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认识殖民统治的屈辱现实,决心改变并开始斗争。创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解放方式。不屈不挠地推动印度的独立运动。消除种姓制度,调解教派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