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试卷(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然与人生贺麟自然在表面上似乎与人生相反,在本质上却正与人生相成。人若不接近自然,就难于真正了解人生。通常一般人总以为只要在社会上多酬酢,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就可以了解人生。我常说:要想真正了解人生,必须“深入无人之境”。所谓“无人之境”,是很可以耐人寻味的境界,其含义之一,应是自然。苏轼的名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指出要了解一物,便须超出那物。世俗一般人成天在人群中忙来忙去,反而不能认识人生的真面目。所以我们这里讨论自然与人生的
2、关系,主旨虽在教人回到自然,但也未尝不是归根于认识人生。自然与人生间这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稍微了解辩证法原则的人,想来不难领悟。自然和物质不同,物质普遍系指科学上的概念,如像原子电子而言。人类回到自然,当然不是回到原子电子。物质有时是指物质文明,如像战争的武器、交通工具、工商业的货品,这也不是自然。它们是自然的征服,不是自然的本身。还有讲唯物史观的人,虽然注重物质,其实主要的是注重社会经济,这个意义的物质,和自然意义有所不同。所谓人类回到自然的自然,是指具体的、有机的、美化的、神圣的外界而言,这个意义的自然,可以发人兴会、欣人耳目、启人心智、慰人灵魂,是与人类精神相通的。这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自然
3、。人生需要自然来作育。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自然是人生的“净化教育”。自然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人类对于自然感觉有这样伟大的意义,乃是近代精神的特征。崇拜自然,回到自然,认自然是神圣,皆是代表近代精神的看法,对传统的精神,多少有些革命的意味。因为中古时代的人受神学观念的支配,仰望天国,悬想来世,反对世界,蔑视自然,同时受礼教法律的束缚,颇有矫揉造作,违反人性,不近人情的趋势。所以回到自然的运动,也就是一种摆脱传统的宗教和礼法的拘束,促人性自然发展的运动,在人的精神上颇有解放革新的力量。接近自然,对于人类的身心,有许多的好处。这一些好处可以包括在两个德文字(Enquickung和Starkung)里
4、边。前一个字包含有使人新鲜、活泼,加强活动,恢复健康等意思。因此接近自然可以治疗文明社会里好些的病态。如像自杀、疯狂、虚伪、狡诈,在常常接近自然的农夫、农妇、渔人、樵子,就不会多有。后一个字包含有使人强健、壮旺,增加生命力量等意思。这一种效果,也只有在接近自然中才能找寻得到。就语言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外交辞令、交际的工具,每每言不由衷,是在文明社会里,摆绅士架子的装饰品,根本是没有力量的语言。另外一种语言,是发乎本心,出乎真情,基于机体的真实需要而产生的语言,虽出言未必雅训,但坦白率真,特别有支配行为和感动他人的力量。就一个民族来说,假如一个民族,还能够保持朴厚的
5、天真,便是有元气、有精神、有生命的民族。反之,假如一个民族,已经丧失掉纯朴的天真,只有虚伪的形式,没有诚朴的素质,专门注意仪式礼节方面的繁文缛节,这种民族,表面上也许文明,实际上就是生命力枯竭的民族。(选自贺麟选集,有改动)1下列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能真正接近自然,就能顺利地了解人生。B要进入自然的“无人之境”,就必须跳出自然看人生。C自然与人生看似不同甚至相反,其实两者是相反相成的。D自然使人生得到“净化教育”,人生供给自然以力量源泉。答案C解析A项原文是“人若不接近自然,就难于真正了解人生”,此项正说有误。B项说法有误,原文是“要想真正了解人
6、生,必须深入无人之境”。D项说法有误,原文是“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物质系指科学概念,不能与自然混同,但两者之间又有交叉的关系。B自然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它能发人兴会、欣人耳目、启人心智、慰人灵魂。C崇拜自然,回到自然,是传统精神革命的观念,体现的是自然辩证法的原则。D接近自然,可以摆脱传统的宗教和礼法的约束,可以治疗现代文明病。答案B解析A项“交叉的关系”有误。C项“自然辩证法”有误。D项“可以治疗现代文明病”说法绝对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指要了解一物须超出那物。
7、B注重物质,注重社会经济,就是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征服自然。C仰望天国,蔑视自然,是与近代精神相违背的,很有些违反人性,不近人情。D如果一个民族能去除繁文缛节的礼仪,保持朴厚的天真,便是有生命力的民族。答案B解析B项说法有误,原文是“虽然注重物质,其实主要的是注重社会经济,这个意义的物质,和自然意义有所不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山印象丰子恺看山,普通总是仰起头来看的。然而黄山不同,常常要低下头去看。因为黄山是群山,登上一个高峰,就可俯瞰群山。这教人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精神为之兴奋,胸襟为之开朗。我在黄山盘桓了十多天,
8、登过紫云峰、立马峰、天都峰、玉屏峰、光明顶、狮子林、眉毛峰等山,常常爬到绝顶,有如苏东坡游赤壁的“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因为方向一改变,山的样子就不同,有时竟完全两样。例如从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见旁边一个峰顶上有一块石头很像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过去的样子。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望去,这松鼠却变成了一双鞋子。又如手掌峰,从某角度望去竟像一个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而峰回路转,这手掌就变成了一个拳头。其他如“罗汉拜观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鳌鱼驮金龟”等景致,也都随时改样
9、,变幻无定。如果我是个好事者,不难替这些石山新造出几十个名目来,让导游人增加些讲解资料。然而我没有这种雅兴。翻山过岭了好几天,最后逶迤下山,到云谷寺投宿。这云谷寺位在群山之间的一个谷中。由此再爬过一个眉毛峰,就可以回到黄山宾馆而结束游程了。我这天傍晚到达了云谷寺,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心情和过去几天完全不同。起初想不出其所以然,后来仔细探索,方才明白原因:原来云谷寺位在较低的山谷中,开门见山,而这山高得很,用“万丈”、“插云”等语来形容似乎还嫌不够,简直可用“凌霄”、“逼天”等字眼。因此我看山必须仰起头来。古语云:“高山仰止。”可见仰起头来看山是正常的,而低下头去看山是异常的。我一到云谷寺
10、就发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便是因为在好几天异常之后突然恢复正常的缘故。这时候我觉得异常固然可喜,但是正常更为可爱。我躺在云谷寺宿舍门前的藤椅里,卧看山景,但见一向异常地躺在我脚下的白云,现在正常地浮在我头上了,觉得很自然。它们无心出岫,随意来往;有时冉冉而降,似乎要闯进寺里来访问我的样子。我便想起某古人的诗句:“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不送迎。”好诗句啊!然而叫我做这山僧,一定闭门不纳,因为白云这东西是很潮湿的。此外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云谷寺是旧式房子,三开间的楼屋。我们住在楼下左两间里,中央一间作为客堂;廊下很宽,布设桌椅,可以随意起卧,品茗谈话,饮酒看山,比过去所住的文殊院、北海宾馆、黄山宾馆趣
11、味好得多。文殊院是石造二层楼屋,房间像轮船里的房舱或火车里的卧车:约一方丈大小的房间,中央开门,左右两床相对,中间靠窗设一小桌,每间都是如此。北海宾馆建筑宏壮,房间较大,但也是集体宿舍式的:中央一条走廊,两旁两排房间,间间相似。黄山宾馆建筑尤为富丽堂皇,同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差不多,都有同上海一样的卫生设备。这些房屋居住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长久了,觉得仿佛关在笼子里。云谷寺就没有这种感觉,不像旅馆,却像人家家里,有亲切温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云谷寺就发生一种特殊的感觉。云谷寺倘能添置卫生设备,采用些西式建筑的优点;两宾馆的建筑倘能采用中国方式,而加西洋设备,使外为中用
12、,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了。这又使我回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馆的事,附说在此:此次我游黄山,道经杭州,曾经到一个西菜馆里去吃一餐午饭。这菜馆采用西式的分食办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国的筷子。这办法极好。原来中国的合食是不好的办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带进菜碗里,拌匀了请大家吃。西洋的分食办法就没有这弊端,很应该采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国人实在用不惯,我们还是用筷子便当。这西菜馆能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非常合理,很可赞佩。当时我看见座上多半是农民,就恍然大悟:农民最不惯用刀叉,这合理的新办法显然是农民教他们创造的。(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
13、段开头为过渡句,总结了上段的“低头看山”,又引出下文“面面看山”,写出了黄山高而景致多变幻的特点。B文章第段叙写“松鼠跳天都”、手掌峰等景致的随时改样和变幻无定,是为了交代“我”没有为景致新造名目的雅兴的原因,表明“我”静观人生的风格。C文章第段中,作者引用“白云无事常来往,莫怪山僧不送迎”的诗句并赞叹其是“好诗句”,是为了表现自己在云谷寺看云看山获得的“自然”之趣。D文章第段拿云谷寺的房子与黄山宾馆等作对比,是为了表现云谷寺带给“我”的亲切温暖之感和自然之趣,这使“我”一到云谷寺就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答案B解析第段写各种景致的变幻无定是为了突出该段中心句“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
14、山”。5本文题为“黄山印象”,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通过游览黄山,获得了哪些印象。(6分)答:_答案(1)黄山常常要低下头去看。(2)黄山还要面面看。(3)低头看山是异常的,可喜;仰头看山是正常的,可爱。(4)理想的食舍应是中西合璧的。解析文章共五段,层次很清晰。段为第一部分,第段的首句“在黄山中,不但要低头看山,还要面面看山”提示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段为第二部分,从第段的开头句“此外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我”在云谷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的原因。第段是对第段“外为中用”的话题的拓展。作答此题,需要从前四段中归纳概括。6文中说:“这西菜馆能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非
15、常合理,很可赞佩。”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6分)答:_答案这句话点明了中西方在文化交流和学习时一定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西餐的分食办法卫生、文明,应予效法;国人不惯刀叉而习用筷子,不影响吃西餐,自可坚持。这种采取中西之长创造新办法的思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不管是在饮食文化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应该坚持这样的原则。(言之成理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根据环保部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
16、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需求涨上来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 0003 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 0005 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材料二: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
17、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 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
18、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材料三: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 000万立方米。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
19、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材料四:(摘编自2018年中国天然气行业进口量构成及主要管道分布分析,2018年1月31日,中国报告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
20、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答案B解析“不会造成污染问题”错,原文是“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 000万立方米。D管
21、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答案A解析B项“重中之重”于文无据。C项内容理解有误,原文是“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 000万立方米”。D项图表信息理解有误,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是2012年最高。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6分)答:_答案(1)立足国情,重新审视洁净煤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价值;(2)更加审慎有序地推动“煤改气”,抑制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3)多渠道增加天然气进口供应量;(4)加强国家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二、古代诗文阅
22、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游黄山记清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注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
23、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
24、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尖似小山轿。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B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
25、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C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D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答案A解析原文标点: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癸卯”为干支之一,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二者的组合有60个。“癸卯”之前是壬寅,之后是甲辰。B“公”在先秦时代为爵位的一种,之后则成为一个尊称,用于第二人称时相当于“您”。C“土人”指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因他们比较落后,所以文中使用这个
26、词语是含有轻视之意的。D“族”有家族之意,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群体。文中“迥非一族”的“族”是其引申义,指的是“种类”。答案C解析文中并无轻视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了黄山“山径”之“仄险”。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的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这篇
27、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答案C解析“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译文:_(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译文:_答案(1)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2)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参考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
28、后,就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僧人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工夫,屋
29、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面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
30、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僧人担心,用手拉住我。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僧人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僧人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
31、一顿饭的工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地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临江仙五代牛希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
32、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注下,有路暗相连。注罗浮山: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飐”是风吹物动之意,写出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外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B“一点”是词人在湖面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C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使得景色奇丽而富有情致。D下片写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天地之低温,词人体肤心理之寒冷都融汇于此字。答案B解析“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错,应是反衬出湖面之广。15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
33、分析。(6分)答:_答案虚实结合。上片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下片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表达了词人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达了词人对仙境的向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诗“_,_”,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氓中的“_,_”,写出了女主人公婚后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生活。(3)世间如无“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很有可能难以摆脱“_,_”韩愈杂说(四)的悲惨境遇。
34、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回顾近3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真有隔世之感。从那个人人自危、_、色调单一的年代到如今这个艺术家们四体畅达、神采飞扬、几近_的年代,其间的距离有如天壤。人们说,当代中国是一个没有艺术大师的时代,虽然大师的桂冠四处飞扬。(),这就是其在主题、体裁、题材、风格、语言、材料、程序诸方面的多元进发态势。虽然有过反复和挫折,当代造型艺术家还是真正地拥有了表现一切的权利,也有了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可能,主流与非主流艺术不仅和平共处,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是共享互生、
35、相携而进的。造型艺术各门类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目标,也各有各的造化与成就。传统的与现代的、激进的与沉稳的、写实的与写意的、磅礴的与精微的、狂放的与收敛的,或者是兼工带写的、中西融合的、_的中国造型艺术的深刻性虽不_,其丰富性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样的自由欢快,这样的摇曳多姿,这样的色彩纷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历史进程描述不力,而大题小做、无病呻吟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在读书的时候进一步提高境界,如何在写生的时候进一步开掘生活,如何在创作的时候进一步推敲斟酌,如何在艺术之内多花一点工夫、在艺术之外少用一点力气,是值得当代造型艺术家重视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36、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默寡言无所不为特立独行差强人意B沉默寡言 为所欲为 特立独行 尽如人意C噤若寒蝉 为所欲为 标新立异 尽如人意D噤若寒蝉 无所不为 标新立异 差强人意答案C解析沉默寡言:不声不响,很少说话。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尽如人意: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
37、展又是空前的B但是,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的成就又是有目共睹的C所以,当代中国造型艺术的发展是不能让人满意的D所以,当代中国造型艺术家还需要继续努力答案A解析可以判断原文括号后的“其”指的应该是艺术,而不是艺术家,由此排除B、D两项;另外,括号后的句子提到的“多元进发态势”显然指的是“发展成就”,而不是“不足”,由此排除C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B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历史进程表现不够的缺陷C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的缺陷D当代造型艺术创作存在着重大主题表现不
38、够、历史进程描述不力答案C解析A、B两项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20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5分)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答:_答案“一位”改为“一个”。“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呼。“也”改为“还”。“因为”改为“不过”。“况且”改为“而且”。2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面值为1.2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
39、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请写出该邮票的构图要素(除建筑物和现代交通工具及城市剪影部分以外)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字以内。(6分)答:_答案(1)画面由两个交汇的环形箭头、英文字母BRF(“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英文缩写)、祥云和水纹元素构成。(2)邮票的整体图案设计体现了中国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愿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个风景区,特意设置了一片20多亩、拥有几千株毛竹的竹海作为游客可随意“涂鸦”的地方。这片“刻字林”开放只有两天,就已经有100多根竹子被刻上了字。照这速度,大
40、概几个月,所有竹子都会被刻上字,成为一道另类的风景。对于这个风景区的做法,有人叫好,有人不以为然,甚至给予批评。你如何看待风景区的这种做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对于游客在景区乱刻乱画的陋习,到底该怎样治理?这个风景区的做法,为一些游客提供了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方式与场所,不失为一种借鉴。这提示我们:对于不文明行为,宜堵更宜疏。这可以是一个立意角度。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这个风景区的一种创意,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吸引了媒体的眼球,创造了新的风景,彰显了景区的管理智慧。这也可以是一个立意角度。如果不赞同风景区的这种做法,可以从下面这个方面理解,即一些游客习惯于在景区乱刻乱画,自有其自身素质和品行的因素,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不仅在这里涂鸦,还会在别处涂鸦,这个风景区的做法有待商榷。到底怎样才能根除陋习,是要着重思考的地方,也是立意点。参考立意:做文明的“导游”;根治陋习,需要智慧;对于不文明行为,宜堵更宜疏;隔靴搔痒,难除痼疾;根治陋习,关键是提高游客素质;对待陋习,除了引导,更要痛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