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55KB ,
资源ID:100553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05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1、二、阅读(36分)3(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下面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公

2、大笑乐”是谢安嘲笑谢朗的比喻不如谢道韫的好。B“尊君在不”中的“尊君”和“君与家君”中的“家君”,都是指陈太丘。C“令尊”指对方父亲,是敬辞;“家严”指自己父亲,是谦虚。D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2)解释加点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   相委而去委:   元方入门不顾顾: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是世说新语的一大特点。请你以乙文为例,说说这则故

3、事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4(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往南看,千佛山懒懒的倚着一些白云,一声不出。往北看,围子墙根有时过一两个小驴,微微有点铃声。往东西看,只看见楼墙上的爬山虎。叶儿微动,像竖起的两面绿浪。往下看,四下都是绿草。往上看,看见几个红的楼尖。全不动。绿的,红的,上上下下的,像一张画,颜色固定,可是越看越好看。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似的,那么偷偷的动,从树隙里偶尔看见一个小女孩,花衣裳特别花哨,突然把这一片静的景物全刺激了一下,花儿也更红,叶儿也更绿了似的;好像她的花衣裳要带这一群颜色跳起舞来。小女孩看不见了,又安静起来。槐树上轻轻落下个豆

4、瓣绿的小虫,在空中悬着,其余的全不动了。(节选自老舍齐大的校园)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节选自张爱玲秋雨)沅州上游不远有个白燕溪,小溪谷里生长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

5、兰淡远。游白燕溪的可坐小船去,船上人若伸手可及,多随意伸手摘花,顷刻就成一束。若崖石过高,还可以用竹篙将花打下,尽它堕入清溪洄流里,再从溪里把花捞起。除了兰芷以外,还有不少香草香花,在溪边崖下繁殖。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节选自沈从文湘行散记)(1)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往南看,千佛山懒懒地倚着一些白云,一声不出。(2)根据你的理解,标出下面句子的停连。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3)请你仿照

6、示例,从景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材料的内容。(不少于 80 字)示例:我赏析的是材料中第2段的内容。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整个儿校园是一幅静美的画,就连大钟的针儿都是偷偷移动,唯恐惊醒这校园的静谧。一个突然出现的穿花衣裳的女孩,如一道涟漪荡漾开来,让寂静的画面变得灵动。一会儿,随着女孩的走开,一切又安静了。这有动有静的画面,牵动着我美妙的想象。5(14分)阅读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外公纸”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长约二寸,宽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做“外公纸”。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

7、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父亲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外公纸”便是其中的一例。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来一擦,便擦掉了。 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盘下,当着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水分被吸了去,画面便不致化水。 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水彩颜料。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过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

8、用这种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那么,写字桌上用的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外公家。喜欢作乐的外公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杭州等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外公总是在他们需要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外公专有的。有时外公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这样一喊,外公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

9、,“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部分。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让“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该多好啊!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父亲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的最

10、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我画画写字后,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使用。至于给外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被餐巾纸代替了。 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1)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外公纸”为题目的好处。(2)品味下列语言,请你写出句中加点词蕴含的情感。我总是叹佩舞文弄武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的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3)作者的父亲和论语中写到的颜回一样都是“贤德之人”,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结合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三、作文(40分)6(40分)升入初中,你认识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

11、,拥有了与小学不一样的经历,内心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请以“这个人(这件事)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写出真情实感;避开真实的人名、姓名,不少于 500 字。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9分)请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佳句。 (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12、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7)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朱自清春)( 8)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既表达了惜花和思乡之情,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诗词文默写能力。解答此题,平时积累是关键,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通过抓重点字词多练写,多积累。【解答】( 1)思君不见下渝州,注意“渝”的写法;( 2)岐王宅里寻常见,注意“岐”的写法;( 3)江春入旧年;( 4)断肠人在天涯; ( 5)不知何处吹芦管,注意“芦”的写法;

13、( 6)思而不学则殆,注意“殆”的写法;( 7)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 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答案:( 1)思君不见下渝州;( 2)岐王宅里寻常见;( 3)江春入旧年;( 4)断肠人在天涯; ( 5)不知何处吹芦管; ( 6)思而不学则殆;( 7)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 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点评】此题可结合课内积累作答,注意重点字的写法。2(11分)请阅读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完成下列各题    早晨开放的鲜花,傍晚去拾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令人回味无穷。    细读朝花

14、夕拾,感觉童年不会和人生 ju bi 因为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依然在百草园里喜出望外,徘徊在碧绿的菜畦边, 在泥墙根一带拔起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我仿佛看到了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时光有情,我还仿佛看到了青年求学时的鲁迅,离开 S 城,在南京的学堂,不顾老辈反对,得空就阅读天演论;在日本仙台,面对日本学生的侮辱,看到国人的愚昧无知,毅然弃医从文。    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真好。(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ju bi诀别      菜畦q(2)这段文字涉及朝花夕拾中

15、四篇文章,请写出其中两篇的题目。(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DA“早晨”、“童年”、“学堂”、“热爱”,这四个词都是名词。B“徘徊”是个多义词,在上文划横线句子中它是“犹豫不决”的意思。C上文划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4)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说:“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结合你阅读朝花夕拾的心得,给本书设计一个精美封面,写一段话介绍你的设计和设计意图。(不少于 80 字)【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情节内容的掌握。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多侧面

16、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辨析及汉字书写能力。这类题目常考查易错字、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的读音和书写。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要能根据词语的意思准确辨析。有时还会让我们辨析拼音的拼

17、写,这要求学生熟记拼写规则。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由“在泥墙根一带拔起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根”可知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我仿佛看到了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可知出自五猖会;由青年求学时的鲁迅,离开 S 城,在南京的学堂,不顾老辈反对,得空就阅读天演论”可知出自琐记;由在日本仙台,面对日本学生的侮辱,看到国人的愚昧无知,毅然弃医从文。可知出自藤野先生。(3)A有误,“热爱”是形容词。B有误,“徘徊”在上文划横

18、线句子中它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的意思。C有误,没用修辞手法。D正确。故选:D。(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和名著内容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把握名著内容由相关内容设计,简明地回答,忌空洞、冗长。答案:(1)诀别    q(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3)D(4)我为朝花夕拾设计的封面,上半部分背景是中国传统烫金花纹,比喻曾经缤纷的朝花主体是白色花瓶,上面用楷书书写着书名和作者,比喻把夕拾的朝花收藏。下半部分纯白,写上推荐语:童年趣事、世态人情,真挚感人,清新隽永。两部分衔接处是鲁迅的黑白相片,喻示伟大的人,经典的书,真挚的情。永恒。【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阅读。平

19、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二、阅读(36分)3(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20、,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下面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AA甲文中“公大笑乐”是谢安嘲笑谢朗的比喻不如谢道韫的好。B“尊君在不”中的“尊君”和“君与家君”中的“家君”,都是指陈太丘。C“令尊”指对方父亲,是敬辞;“家严”指自己父亲,是谦虚。D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2)解释加点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相委而去委:舍弃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是世说新语的一大

21、特点。请你以乙文为例,说说这则故事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分析】参考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

22、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甲文中的公大笑乐是对谢道韫的赞赏,并没有嘲讽谢朗的意思,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因。趁,乘。句意为:却舍弃我独自离开了。委,舍弃。句意为:头也不回的进门去了。顾,回头看。(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

23、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何,什么。似,像。句意: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重点词语:信,信用。则,就是。句意: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从乙文元方说的话:“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智,行为方正。从他“不顾“的动作上来看,可以看出他性格的直率。答案:(1)A

24、(2)差:大体 因:趁,乘 委:舍弃 顾:回头看(3)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乙文中,面对客人的无礼,元芳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寥寥数语,每一句都指向客人的不足之处,令客人无地自容,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足见这个七岁小孩的聪明机智,行为方正。从“不顾”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元芳性格耿直。【点评】顾顾野有麦场(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4(1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往南看,千佛山懒懒的倚着一些白云,一声不出。往北看,围子墙根有时过

25、一两个小驴,微微有点铃声。往东西看,只看见楼墙上的爬山虎。叶儿微动,像竖起的两面绿浪。往下看,四下都是绿草。往上看,看见几个红的楼尖。全不动。绿的,红的,上上下下的,像一张画,颜色固定,可是越看越好看。只有办公处的大钟的针儿,偷偷的移动,好似唯恐怕叫光阴知道似的,那么偷偷的动,从树隙里偶尔看见一个小女孩,花衣裳特别花哨,突然把这一片静的景物全刺激了一下,花儿也更红,叶儿也更绿了似的;好像她的花衣裳要带这一群颜色跳起舞来。小女孩看不见了,又安静起来。槐树上轻轻落下个豆瓣绿的小虫,在空中悬着,其余的全不动了。(节选自老舍齐大的校园)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

26、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节选自张爱玲秋雨)沅州上游不远有个白燕溪,小溪谷里生长芷草,到如今还随处可见。这种兰科植物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花叶形体较建兰柔和,香味较建兰淡远。游白燕溪的可坐小船去,船上人若伸手可及,多随意伸手摘花,顷刻就成一束。若崖石过高,还可以用竹篙将花打下,尽它堕入清溪洄流里

27、,再从溪里把花捞起。除了兰芷以外,还有不少香草香花,在溪边崖下繁殖。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节选自沈从文湘行散记)(1)品味下面句子,说说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往南看,千佛山懒懒地倚着一些白云,一声不出。(2)根据你的理解,标出下面句子的停连。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3)请你仿照示例,从景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材料的内容。(不少于 80 字)示例:我赏析的是材料中第2段的内容。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

28、写法。整个儿校园是一幅静美的画,就连大钟的针儿都是偷偷移动,唯恐惊醒这校园的静谧。一个突然出现的穿花衣裳的女孩,如一道涟漪荡漾开来,让寂静的画面变得灵动。一会儿,随着女孩的走开,一切又安静了。这有动有静的画面,牵动着我美妙的想象。【分析】略【解答】(1)参考答案:“懒懒的”“一声不出”可以看出千佛山的慵懒;“倚着”可以看出山和云离的很近,同时让静止的山有了动态,这句话生动形象写出山和云悠闲的状态,也表现出作者当时一种闲适的心情。(2)参考答案: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3)参考答案: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景,别有一番特色。这段文字以描写芷草为主,从视觉描写,我

29、似乎看到了兰芷的风致楚楚,从嗅觉的描写,我仿佛闻到了它的淡远清香。还有船上人摘花打草的侧面描写,表现了花的幽香眩目和人们对它的喜爱。结尾以“圣境”为喻,写出了崖石、草花、溪流组合成的画卷之优美。【点评】略5(14分)阅读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外公纸”我箱子里珍藏着一叠小小的宣纸片,长约二寸,宽约三四寸,是父亲用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的。这种纸在我们家里有一个特殊的专用名称,叫做“外公纸”。提起这种“外公纸”,我总是叹佩舞文弄墨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一般艺术家似乎总是给人落拓不羁或生活零乱的印象。父亲却不然,他的生活虽然朴素,却是有条不紊,而且他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外公纸”便

30、是其中的一例。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父亲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这种纸的用途可多呢。书桌上有了一点墨迹水滴,只要取一片小宣纸来一擦,便擦掉了。 作画时,放几片小宣纸在桌上,纸的一端压在调色盘下,当着色的毛笔笔端水分过多时,只要往小纸片上一捺,水分被吸了去,画面便不致化水。 调色盘里的颜料要更换,可以用这种纸片把先前剩余的一点颜料擦去,再挤入新的水彩颜料。在画面着色时,如果着好的颜料水分过多,要越出轮廓,也只要用这种纸吸一下,便不再渗出了。所以父亲给画着色时,桌上常备这种纸,供必要时用。那么,写字桌上用的这种纸,为什么被称为“外公纸”呢?原来这种纸在和外孙共同进餐

31、的食桌上也有它的妙用。所以父亲经常带一点在身边,他不仅用来擦自己的嘴,也给当时还挂鼻涕的外孙、外孙女擦鼻子用,或者给他们在用餐时抹桌子擦碗筷揩手用。我姐姐们的孩子小时候经常来外公家。喜欢作乐的外公也时常带他们上馆子或者去杭州等地游玩。一到吃饭的时候,老老小小在桌前坐下来,外公总是在他们需要时掏出这种纸递过去。孩子们习惯了,认为这种纸是外公专有的。有时外公还没来得及把纸拿出来,就有人喊着:“外公,纸!”这样一喊,外公就笑嘻嘻地掏出纸来。渐渐地,“外公,纸!”也就变成了“外公纸”这一名称。这种“外公纸”上,常常有一些作画打草稿用的木炭条印,有时还写着几个不完整的字,甚至会出现一只燕子或人的身躯的一

32、部分。用“外公纸”比用抹布更吸水,比抹布更干净,只用一次就丢,很卫生。我也很喜欢用,有时也向父亲讨“外公纸”。“外公纸”源源不断地产生,我们当时却不懂得珍惜它。如果不让“外公纸”裁碎,即使是画坏了写坏了的,留下来做个纪念该多好啊!有人认为,名画家是下笔成画,不可能废弃。父亲并非这样。不知是他对自己要求高,还是每天画的画写的字实在太多,总会产生一些“外公纸”,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习字的纸。父亲到老也不放弃临摹自己喜欢的字帖。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的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但使用“外公纸”的习惯已经养成。我画画写字后,也把废弃的纸留下来供画桌上使用。至于给外孙们擦嘴擦鼻子的“外公纸”,早已

33、被餐巾纸代替了。 其实,“外公纸”就是餐巾纸的先行者!(1)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外公纸”为题目的好处。(2)品味下列语言,请你写出句中加点词蕴含的情感。我总是叹佩舞文弄武的父亲竟也如此善于安排日常生活。如今我箱中还保留着的最后一叠“外公纸”,我再也舍不得用它了。(3)作者的父亲和论语中写到的颜回一样都是“贤德之人”,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结合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分析】略【解答】(1)全文以“外公纸”为线索,介绍了“外公纸”的来历和作用;父亲的“外公纸”既反映了父亲生活节俭,又凝聚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还表达了我们对父亲的怀念之情;题目富有悬念,新颖独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

34、“竟”字表现出父亲的行为让我感到惊讶,父亲是艺术家,按照常规应该是落拓不羁或生活凌乱,但是父亲生活却是有条不紊,善于采取合理的措施,与别的艺术家不同。“竟”字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钦佩之情。“再”这个字表现出我舍不得继续用“外公纸”的心态,可以看出我对外公纸的珍惜,表达出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3)参考答案:同意。文中父亲的生活处处体现着节俭,废弃的宣纸从不扔掉,反而是叠得整整齐齐,当餐巾纸使用,正如文中提到“作画写字时废弃的零星纸,爸爸从来不丢掉,总是把它们裁成小片,叠成一叠,收藏着备用”。 颜回安于贫困,不改变好学的乐趣,是个“贤德之人”。 父亲可以说是画画名家,但仍能做到如此,实在让人敬佩。【

35、点评】略三、作文(40分)6(40分)升入初中,你认识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拥有了与小学不一样的经历,内心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请以“这个人(这件事)让我敬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写出真情实感;避开真实的人名、姓名,不少于 500 字。【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这个人(这件事)”点明了写作的对象。空白处需要补充的是自己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心理感觉。比如这个人让我敬佩,这个人让我感动,这个人让我讨厌,这个人让我无语,这件事让我感动,这件事让我难忘,这件事让我伤心等等。表现其人的性格特征展现某事的发展过程是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表现自己的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心理

36、感觉是写作的主旨。从生活中选择人物和事件,写真人真事,力求表现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文体选择】记叙文。【思路点拨】首段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点明我对某人的心理感觉,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某人的特殊之处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解答】【例文】这个人让我敬佩那是一个普通的冬天,一个普通的周末

37、,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课。那天下着雪,刮着风,路上的行人很少,应该都在有着暖气的房间里休息吧。当我快要走要上课的地方时,我发现在我前方不远处有一个老人,他站在路边上,似过似不过的样子,他穿着很简陋,上面还有补丁,他穿的衣服很少,时不时地颤抖。我看着这位老人,心里升起了一连串的问号:他为什么不回家呢?他的家人呢?这么冷的天他的家人怎么忍心让他穿那么少还出去呢?正当我想去问一下这个老爷爷时,他向前迈了一步,紧接着他就倒在了路边,我紧张、害怕起来了。我跑到老爷爷身边并大声呼救,不一会人越聚越多,但无一个人出来帮忙,甚至连打电话叫救护车的人都没有。他们会不会认为我们是碰瓷的?我什么救护知识都不知道,只能在

38、这里干着急,并把上课这件事抛之脑后。大约又过了一两分钟吧,一个长发女人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她看起来也就二十八、九岁吧。她看了看这位倒在地上的老人和这些看热闹的人,说:“你们都呆着干什么,还不打电话叫救护车,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那些人被她这么一说,有的悄悄地走了,有的还是在那里呆着,但也有人拿出手机来拨打120。她把她身上仅有的一件袄给老爷爷盖上,摸了摸脉,她捏住了老人的鼻子,给他做了人工呼吸。我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到震惊,她给一位来历不明的老人,并且没有嫌弃老人嘴角上的血渍,做了人工呼吸。她让我佩服,但更多的是感动。救护车来了,医生把老人抬上了车,而她却不放心,执意要跟着。人群散了,救护车也开动了,我看着它,直到它消失在我的目光中。原来这世界上不仅仅有只会看热闹、对别人生死不闻不问、看到别人遇到困难不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还有热心、乐于助人、善良的人。这个人让我敬佩。【点评】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首段并无过多的铺垫,直入故事,把读者拉入到情境当中。选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位姑娘求助一位生了急病躺在路上的老人的故事,表现小姑娘与众不同的善良。最后一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并与题目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