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30.11KB ,
资源ID:10015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00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赤壁赋》课时作业(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赤壁赋》课时作业(含答案)

1、文本20赤壁赋 语言素养专练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知不可乎骤得D.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B解析冯:同“凭”,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 B.望美人兮天一方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答案C解析A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B项古义: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D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

2、项均是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A项代词,它/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疑问代词,哪里/疑问副词,怎么。D项副词,到底/名词,士兵。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 D.相同,不同答案C解析均为介词,表被动;为介词,在;为介词,比。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侣鱼虾而友麋鹿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泣孤舟之嫠妇答案D解析D项是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伙伴;以为朋友

3、。C项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沛公安在?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D解析D项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4、。答案C解析“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2)赤壁赋中“_,_”两句,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3)赤壁赋中把人生与长江相对照,慨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句子是“_,_”。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审美素养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

5、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

6、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B.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C.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D.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答案A解析“今者薄暮”表时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状如”不能断开,排除C项。故选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7、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两篇赋。本文是第二篇。B.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苏轼两次游览赤壁都是选择了“望”这一天。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D.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答案B解析苏轼第一次游览赤壁是在“既望”(农历十六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悲伤的心情。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

8、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答案D解析“流露出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悦的心情”错。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译文:_(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_答案(1)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2)于是我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

9、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

10、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于是我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拉长声音嘹亮地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

11、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们船上飞过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

12、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注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涂潦(lo):泥水。锸(ch):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B.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

13、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C.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D.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答案D解析理解“决”“泛”“溢”“汇”“涨”等实词的含义,则句意也就比较明了,断句也就相对容易了。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息”即叹息,屈原离骚中即有此词:“长太息以掩涕兮。”B.“徙”有迁徙之意,文中指调任、调职。C.“侪”意为辈、类,“吾侪”即我们之意。D.“全”为活用词,本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答案D解析“全”是使动用法,使全(“使得以保全”之意)。

14、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答案B解析A项“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的应是其母亲程氏。C项“受到朝廷嘉奖”错,文中只是说朝廷听从了苏轼治水护城的意见。D项“亲率家人”错,文中没有提及其家人参与治水护城之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文:_(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

15、军且为我尽力。译文:_答案(1)你如果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又怎么能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2)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替我尽力护城。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次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又怎么能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不

16、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泻,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替我尽力护城。”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当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以戏马台为起点,一直到城门口。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城。苏轼又请求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